萬世法門:法門寺地宮佛骨現世記(皇皇巨著《考古中國》,《南渡北歸》作者岳南集三十年精力完成,講述中國11個重大考古與發(fā)現
定 價:80 元
1981年的一個風雨之夜,位于陜西扶風縣的法門寺寶塔,半個塔身轟然崩塌。時隔數年,為重建法門寺,考古人員在清理廢墟時,卻無意間發(fā)現了民間流傳多年的法門寺地宮。隨后發(fā)掘出土了數千件唐朝的奇珍異寶,甚至還包括四枚珍貴的釋迦牟尼佛指舍利,堪稱地宮一開,大唐盛況撲面而來。 本書便是一部全面反映法門寺地宮發(fā)現、發(fā)掘和佛指舍利重現人間全過程的紀實文學。作者還圍繞法門寺的歷史展開,再現了唐朝皇家敬佛禮佛、奉迎佛骨的情景,詳細介紹了佛教傳入中國后的發(fā)展歷程與中國歷史的興衰。
◇一座法門寺,半部中國佛教史,地宮一開,大唐盛況撲面而來! ◇考古學家、陜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石興邦,法門寺博物館館長韓金科聯袂作序 ◇知名作家、《南渡北歸》作者岳南集三十年精力完成。 ◇華語世界開創(chuàng)性全景呈現中國百年重大考古發(fā)現與研究的史詩巨著。 ◇海量珍貴史料、人物訪談和數百幅文物、歷史圖片,引領你進入真實的考古現場。 ◇11部巨著,帶你探尋中華民族基因和血脈,感受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 ◇數不盡的地下寶藏,震動海內外的神奇文物,帶你感受中華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 ◇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考古學家吳九龍、韓金科、許宏、沈辰,文化名家范詠戈、李炳銀、賀紹俊、張志忠,知名作家、詩人王久辛、何三坡聯袂推薦! ◇賈蘭坡、石興邦、鄒衡、趙其昌、侯良、白榮金、于善浦、麥英豪、林向、王學理、譚維四、單霽翔、吳如嵩、吳九龍、韓金科、沈辰等十幾位遺址發(fā)掘親歷者,考古研究、文物保護專家撰文追憶! ◇《考古中國》系列作品已被譯為多種文字在海外出版,全世界讀者廣泛矚目!
1996年歲末,在一個寒風凜冽的傍晚,岳南、商成勇兩位作者,帶著他們合作的新著《萬世法門》的樣稿,來到我在北京的住所。由于我曾負責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fā)掘工作,了解一些情況,他們便將書稿給我留下,囑我在看了后,寫一篇簡短的題跋。岳南先生并贈送了此前他和別人合著的以考古發(fā)現為題材的紀實文學專著《風雪定陵》,以做參證?赡苁菍I(yè)意識的條件反射,這些著名的考古史跡一下子吸引了我,我愉快地接受了他們的囑托。 《萬世法門》將要在1997年初出版問世,我屈指一算,正好是法門寺地宮珍藏重見天日、佛指舍利再度面世十周年,以法門寺地宮珍藏為本事的長篇紀實文學專著,能夠屆時出版,無疑是一件十分有紀念意義的事情,它不啻為佛骨面世獻上了一份厚禮,作為參與其事的一員,我感到由衷的高興和欣慰。 我仔細地將書稿閱讀了一遍,被文中那引人入勝的描述所吸引而不忍釋卷,這確實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它是以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fā)現和發(fā)掘材料為依據,以佛指舍利面世及有關事件為主軸而展開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它向讀者展現出一幅卷帙浩繁、情節(jié)曲折、意境深邃而畫面優(yōu)美的長軸畫卷,刻畫 出別開生面的大千世界的眾生圖景,是一部難得的具有科學依據、文學藝術價值的高品位的精神文化產品。 書中豐富的內涵和優(yōu)美的描繪,使人不由自主地回憶起法門寺地宮發(fā)掘前后的情景,一幕幕、一件件盡在眼前…… 法門寺是中國佛教祖廟之一,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佛教世界也有極大的影響。在中國佛教名寺中,它又是最富傳奇色彩的寺院。民間曾流傳著有關它的一些神奇的傳說,它更因一臺《法門寺》戲曲的流傳,而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寺院地宮中珍藏的那些凝重的國寶,卻鮮為人知。直到1987年清理塔基時才顯耀于世。 法門寺始建于漢魏,舍利珍藏于四門方塔中。明時,方塔被毀,在原塔基礎上建起了十三層八角磚塔,稱為真身寶塔。所謂真身,也就是藏有佛指舍利的意思。經過千余年的風風雨雨,真身寶塔成為法門寺保留下來的最顯著也最久遠的標志?上В蚰昃檬,水浸、地陷,塔基傾斜而于1981年8月24日,西半邊崩塌。當時印度新德里電臺最先向世界做了轉播,在海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所余東邊半個塔,抗風冒雨達5年之久,終于腰彎體殘,難以久持,于1986年也隨之坍塌。1987年為了重建寶塔,陜西省政府決定對塔基和附近遺跡進行考古發(fā)掘和清理工作。在清理塔基的過程中,發(fā)現秘藏珍寶的地宮,引起了各方面的極大重視。在孫達人副省長的主持下,成立了法門寺考古隊,由我擔任隊長,調集省考古所和寶雞、扶風市、縣文物人員,并從北京請來一批專家,聚集法門寺。經過30多個日日夜夜的緊張工作,終于將這批珍貴文物完好無損地整理出來,并保存于安全的倉庫之中。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唐文化最重要的一次發(fā)現,其品種之多、規(guī)格之高、工藝之精巧,均屬世之罕見。特別是那秘藏千年、歷經三武之禍而保存下來的四枚佛指舍利,堪稱世界之寶,引起了佛教世界的轟動。這批珍貴文物史料,對研究唐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藝術及中外文化交流等,都有極大的歷史科學價值。 這次法門寺地宮的最后開啟,使沉睡了一千余年的珍藏、佛教世界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佛指舍利和上千件李唐王朝供奉的奇珍異寶,以不二于世的歷史地位,放射出耀眼的光輝。法門寺地宮發(fā)現之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珍貴的歷史文物與佛教文化融為一體,學界的好古敏求之切與佛界篤教信佛之誠互為表里。一方面開辟了一個重要的學術研究領域,另一方面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使這一曠世名剎及其寶藏,成為海內外著名學者和城里鄉(xiāng)間的男女信士觀瞻膜拜的崇高殿堂和圣地。八方來風匯聚于此,涌起一股盛極一時的法門熱潮。
商成勇,1966年生,陜西西安市周至縣人。先后畢業(yè)于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西安政治學院法律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研究生學歷。著有《五星紅旗》《月光慈航》《仗劍江天》《叩問大地》《大道陽光》及《中國盜墓圖志》(與岳南、許志龍合著)《東方紅霄》(與王久辛合著)等作品,并在國內多次獲獎。 岳南,山東諸城人,1962年生,先后畢業(yè)于諸城五中、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師范大學-魯迅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班。歷任宣傳干事、記者、編輯、臺灣清華大學駐校作家等。著有《陳寅恪與傅斯年》《大學與大師:清華校長梅貽琦傳》等作品十余部,其中《南渡北歸》三部曲被《亞洲周刊》評為2011年全球華文十大好書之冠,稱為全景再現20世紀中國學術大師群體命運劇烈變遷的史詩巨著,展現出全球華人的軟實力及不斷向上的力量。另有《岳南大中華史》等考古文學作品多部,并以英、日、韓、德等多種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發(fā)行數百萬冊。
序一 法輪常轉,法門永在(石興邦) 序二 讓法門寺文化大放異彩(韓金科) 序 章 地宮藏寶之謎 第二章 穿透歲月的雄塔 第三章 玄宮初露 第四章 在玄宮的隧道里 第五章 一代女皇與佛祖靈骨 第六章 地宮奇聞 第七章 地宮茶具與中國茶文化的傳播 第八章 佛光下的陰影 第九章 佛門大劫難 第十章 度盡劫波法門在 第十一章 佛骨面世 第十二章 地球的金剛座 附錄一 我說王.先生的幾句話(韓金科) 附錄二 扶風法門寺大事記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