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永遠的故鄉(xiāng)。
裝飾生活空間的另一重含義是創(chuàng)造生活,更準確地說,是創(chuàng)造一種符合我們喜好的生活,給自己一片能夠自由延展精神世界、讓身心得到休息與放松的場所。這種裝飾本身是獨特的,甚至帶有一點夢幻感,諸多個性化的裝飾匯聚在一起,形成風尚與文化。從藝術史上看,百年前的新藝術運動突破了文藝復興以后的仿古傳統(tǒng),讓藝術創(chuàng)作煥發(fā)新的活力;但從生活上看,它有更重要的意義,它讓藝術以裝飾的形式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本書匯聚了新藝術運動中數本重要而相互關聯的著作,包含165幅圖版,400余幅自然紋飾手繪。它們往往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物,比如百合、鳶尾,雞、鴨、牛、羊,甚至不起眼的蝸牛,卻在藝術家筆下煥發(fā)出全新的模樣,自然的線條里凝結著形式的韻律。它們是藝術家們創(chuàng)造生活的重要嘗試,也是極具文化意義的藝術成果。它們以自然和美為主要特質,從百年前延續(xù)至今,始終浸潤著我們的生活世界。
中文首次結集出版,匯聚新藝術風格數百種經典圖案,再現裝飾文化的人文雅意。
本書匯編了新藝術運動時期三本重要的作品,包括《植物與其裝飾應用》《裝飾中的動物》《鏤花模板裝飾》,收錄了 73頁植物手繪和紋飾設計圖版、60頁動物紋飾、32種鏤花模板設計作品,充分展現了百年前新藝術運動以自然為靈感、通過裝飾生活空間來創(chuàng)造生活的宗旨。它是領略自然之美的文化之窗,也是設計創(chuàng)造的靈感源泉。
手繪原稿,全新呈現,遇見躍出紙面的自然。
全書400多幅寫生和設計圖均由藝術家手繪。寫生作品凝練著自然物的形態(tài)之美,點延展成線,線匯聚成形,再凝結成物象,在纖麗的靈動中傳遞著人用雙手復現自然的奇跡。紋飾設計圖則將提取后的自然形態(tài)重新注入木、石、布、土(陶瓷)、金屬等自然物之中,人文的創(chuàng)造力在作品中熠熠生輝。
裸脊包布精裝,鏤空函套裝飾
翻閱舒適,印制精美,可供案頭參考,亦可架上珍藏。
隨書附贈穆夏、喬治奧里奧爾與作者合著的精美圖冊。
圖冊素材來源于穆夏、喬治·奧里奧爾和莫里斯皮亞爾韋納伊創(chuàng)作于1900年的《裝飾組合》,原書包含60頁圖版,每頁都由多種在形態(tài)與色彩上相互呼應的紋飾組成,這些圖案簡約、凝練,卻充分展現了穆夏等人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賞心悅目,是自然而美的精華之處。
作者:莫里斯·皮亞爾-韋納伊,1869年出生于法國,師從新藝術運動先驅歐仁·格拉塞,隨后成為著名的藝術家與設計師,是新藝術運動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受日本藝術影響,以自然為靈感源泉,能夠讓植物、動物等形態(tài)貼合具體的裝飾工藝進行創(chuàng)作,作品極為生動而富有美感。在藝術設計之外,他也從事裝飾藝術的理論研究與批評工作,出版有《萬物有文:新藝術植物裝飾》《裝飾中的動物》《鏤花模板》《符號、紋飾和屬性詞典》等多部作品。
譯者:沈逸舟,法語譯者,譯有《萬物有文:新藝術植物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