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科學文化理念傳播叢書)(第二輯)數學與社會(07)
定 價:69 元
《數學與社會》廣泛地論述了數學與社會這個非常大的問題。分析了數學在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尤其是對整個科技的發(fā)展所起的推動作用。同時,還介紹了許多數學家的數學生涯。對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和社會生產中的數學,以及發(fā)展數學所必需的社會條件,作者都發(fā)表了許多獨特的見解,讀后頗有新鮮感。
作者在闡述中國的數學發(fā)展道路的同時,還介紹了法國、德國、英國、美國、前蘇聯(lián)、波蘭、日本等各國的數學發(fā)展概況,并進行了分析、比較,使人們對世界各國數學情況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
胡作玄,1936年出生干北京。研究員。195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yè)后在北京機械學院任教。1964年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1980年起轉到系統(tǒng)科學院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學及科學史。通曉英、法、德、俄、日等外文。廣泛閱讀人文及社會科學著作。著有《20世紀數學思想》(1999)、《近代數學史》(2007)等專著。譯著有《化學簡史》(1979)、《庫朗》(1998),《數學概觀》(2001),《羅素自傳1》(2002)等。
一 理解數學 /1
1.1 數學來源于社會 /1
1.2 數學萬能論與數學無用論 /4
1.3 數學為什么用不上 /7
1.4 數學是什么 /10
1.5 數學家的思想方向 /15
二 社會需要數學 /24
2.1 社會生活中的數學 /25
2.2 社會生產中的數學 /29
2.3 數學與戰(zhàn)爭 /34
三 數學推動科學發(fā)展 /38
3.1 數學與物理科學 /39
3.2 數學與生物科學 /41
3.3 數學與社會科學 /45
3.4 數學與人文學數學與藝術 /58
3.5 數學與哲學 /61
四 數學家的社會化 /69
4.1 數學家的社會狀況 /69
4.2 數學家的職業(yè)化 /76
4.3 數學家成長的社會條件 /80
4.4 數學家的職業(yè)方向 /86
4.5 數學家的社會、政治活動 /88
五 數學家集體 /91
5.1 數學家集體的形成及其社會功能 /91
5.2 對數學家的評價 /95
5.3 數學界的榮譽和獎勵 /104
5.4 數學家的交流、合作和競爭 /107
5.5 國際交流與國際組織 /113
六 一些國家數學的發(fā)展道路 /116
6.1 法國、德國和英國數學的不同發(fā)展道路 /116
6.2 美國的數學 /121
6.3 蘇聯(lián)的數學 /124
6.4 波蘭的數學 /130
6.5 日本的數學 /132
6.6 印度的數學 /137
6.7 中國的數學 /139
結束語 /149
人名中外文對照表 /155
數學高端科普出版書目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