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送你一雙火眼金睛
我非常喜歡《西游記》,作為一個出生于 20世紀 80年代的中國人,我和孫悟空這個形象一起長大。猴哥神通廣大,會七十二變、騰云駕霧,有三頭六臂,能刀槍不入。
童年的我們都喜歡這些最熱鬧、最花哨的技能,直到中年再看孫悟空,才明白他最有價值的不是這些厲害的本事,而是他的那些經驗、閱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火眼金睛。
孫悟空看人好厲害!
瞄一眼姑娘、老頭兒、老太太,就知道是妖怪假扮的;一見到公主,就知道她是假的;看到女王陛下,就知道她心腸不壞,就是有點花癡,非要和師父談對象。
他是怎么做到的?
可能你會說,因為他是神仙,自然神通廣大。這還真不對,孫悟空識人的本事,是在幾百年里慢慢修煉出來的。
他說服猴子們,成了他們的王;他搖著木筏子過海,在人海中流浪;他學人說話、穿衣,講禮貌;他說服須菩提祖師,成了其弟子;他哀求觀世音菩薩,把他從五行山下放出來。
走上取經之路后,孫悟空一點點地修煉自己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他委曲求全,變得圓滑了,師父說要救老鼠精,那就救吧;他學會了求助別人,師父趕他走,他不回花果山了,而是去菩薩那里尋求支持;他對那些摸魚的同事也更客氣了,不再把八戒哄進妖怪嘴里,而是利用八戒愿意出力氣、干重活的特點,讓其去下水、去開路……
孫悟空知道誰能幫他、誰能收拾他、誰能救他, 也知道誰是敵人、誰是對手,誰可以爭取、誰是盟友。
每一張湊過來的臉,他看一看,就知道對方是什么角色;每一陣刮過來的風,他聞一聞,就知道對方是哪路邪祟。
誰不想有孫悟空這樣的火眼金睛呢!尤其是在職場上,魑魅魍魎實在太多了!有的人一張笑臉,笑里藏刀;有的人看起來鐵面無私,背地里全是陰謀詭計;有的人一張口就是大道理,背地里卻打著小算盤。
認清敵人、看準目標,金箍棒才能打下去,三頭六臂才有施展余地。
我2016年12月開始在得到App 上更新關系攻略,現(xiàn)在這門課程已經有超過 20 萬付費用戶,算上分享、傳閱的,應該已經幫了上百萬人。我講了很多人際關系方面的知識點,把它們掰開揉碎,希望能幫大家更好地理解、吸收。但還是有讀者朋友說, 熊師傅,
學完的當下感覺自己會了,但是一到用的時候就想不起來。
我仔細研究了一下,跟很多讀者聊過之后,明白了問題所在。我雖然在課程中拆解了人際關系的場景,但是現(xiàn)實中的人際關系,尤其是最難處理的沖突,需要的是快速應對。
復盤沖突場景的時候,我們使用的是全景、全能、全知的神仙模式,但在發(fā)生沖突的當下,每個人都是第一人稱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我們需要識別和應對的,是一張張的人臉。你必須通過眼前的這張臉快速判斷出這個人是敵是友,什么來意,他的表情和言語背后隱藏的真實目的是什么。
沖突的快速應對之道,就是看臉識人。這本書就是教大家快速識別、快速應對,就像拳擊手的實戰(zhàn)練習,一旦形成了肌肉記憶,對手一拳過來,根本不需要思考,身體就能直接做出回應。
這本書是人際關系的堂堂之陣,它能幫你躲開一切耳目、心機和 詭計,一點也不會有損你書架的格調,也請你大方地把它推薦給你的親戚、朋友, 讓他們也能從中獲得力量, 練就屬于自己的火眼金睛。
熊太行
推薦序
柳暗花明又一村
熊太行老師總是能把人從困惑中撈出來。
這本書主要幫大家解決兩個困惑:他想干什么?我該怎么辦?
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或者正受困于他人的言行,臨場之時,檢索腦中學過的人際交往公式,發(fā)現(xiàn)自己總是一學都會,一用就廢。
熊老師捕捉到了大家的學習難點,所以寫了這本書。
《識人攻略:高手都在用的30個職場錦囊》是得到App關系攻略課程2022年升級的部分,副標題叫職場中的30張臉。我原以為有關系攻略和職場關系課兩門課程在前,熊老師已經把人際關系中的原則、公式、應用題全部講完了,看了對這30種職場面孔的拆解才發(fā)現(xiàn),實戰(zhàn)中的打法相當精妙。
當項目審批流程卡在財務上時,對方公事公辦,死板地堅持流程,寸步不讓。難道是我平時得罪過財務,他要公報私仇?還是領導給我穿小鞋,由財務來執(zhí)行?
熊老師的看法是,公事公辦有真有假,放下情緒,減少懷疑。
確實,草木皆兵容易冤枉好人。當我們看懂了對方的處境,對對方惡意的猜疑會隨之減少,人也會變得平和。
類似的職場面孔在這本書里有30個,分門別類,正常的、套路的、反常的,一目了然。
愛講大道理的人,有真君子也有假衛(wèi)士;
冷淡、不愛理人的家伙,有的是害羞,有的是害人;
赤裸裸談利益的人,做同事可以,做下屬不行。
熊老師從淺層社交入手進行分析,讓每個讀者都能像孫悟空一樣,看清楚每一種職場面孔背后到底是什么樣的人。他不但教你識破職場上常見的30種人格面具,而且耐心梳理每個面具背后的動機,進一步給出行動建議。
他授之以魚,也授之以漁。
教授社交技巧是這本書的明線,這本書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如何與不同性格的好人做朋友。
我們既要防備壞人,也要善待好人。
孫悟空和豬八戒互相看不順眼,老愛拌嘴,但他們兩個都認同西天取經的目標,知道趕路要緊,這一點足以讓他們團結、交心,他們就是兄弟。
孫悟空和菩薩、唐僧一樣,都保護好人、降妖伏魔,因此孫悟空
能夠信賴這兩位領導。
好人之間也要調低對對方的期待,孫悟空知道土地公只能指指路、講講妖怪的來歷,所以遇到大事不找他,遇到小事就問問他。
職場上對待八戒、唐僧、菩薩和土地公這些不同的人,也要采用不同的策略。
熊老師這本書里講的識人策略,和過往講過的所有策略有一個共同之處先進行識別,再決定攻守策略。
我們要識別傷害,也要識別保護與助力。在這本書的引領之下,堅守善的底線,你在臨場應對時會變得十分篤定,既能識破對方的糖衣炮彈,也能避免錯判好人。
人生道阻且長,看完這本有術也有道的書,相信你會變得更溫柔,也會變得更強大。
羅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