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東西方經典文化藝術角度出發(fā), 結合當代珠寶藝術理念, 挖掘珠寶相關非遺活化運用的思路, 在我國大力推動“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 探索一條更加具有文化深度與思維廣度的珠寶藝術發(fā)展研究之路。以東西方經典的藝術形式及流派為主干, 以多章節(jié)形式, 分別結合珠寶設計的理論、實踐及代表作品, 形成相對獨立又密不可分的“理論+實踐”的知識體系。
蘇婧,南京林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師,博士,從事藝術設計教育十三年,同時進行珠寶藝術研究與教育多年。發(fā)表及出版多篇論文、專著,獲得多項相關課題研究成果和國家級、省級獎項榮譽。
序
色彩與繪畫——在珠寶藝術中的非遺活化
中國色彩與繪畫——與當代珠寶藝術的融合
中國色彩
中國色彩的源起與形成
中國色彩的哲學與意蘊
中國色彩的詩意與貴氣
中國色彩的配置與運用
中國書畫
書畫的線條之美
書畫的章法之美
繪畫的意境之美
繪畫的時空哲學
西方色彩與繪畫
西方色彩與繪畫——與當代珠寶藝術的融合
印象主義
新印象主義與后印象主義
象征主義
野獸派
表現(xiàn)主義
分離派
立體主義
至上主義與荷蘭風格派
超現(xiàn)實主義
抽象表現(xiàn)主義
波普藝術
建筑與園林——在珠寶藝術中的非遺活化
建筑與園林的美學維度
造型之美
意境之美
文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