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書在參考國內(nèi)外大量關(guān)于星野攝影文獻基礎(chǔ)上,結(jié)合作者的拍攝實踐,集科普性、系統(tǒng)性和技巧性為一體。對常見的星野攝影題材背景知識、拍攝技巧和后期處理技法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可供廣大攝影愛好者作為星野攝影教程進行系統(tǒng)學習,也可供為提高相關(guān)攝影水平的攝影師參考。本書雖不能保證100%解決您星野攝影中遇到的全部困惑,但可以保證您在星野攝影中遇到絕大多數(shù)問題或難點都可在本書找到答案。
馬貴安,水利工程系水文及水資源利用專業(yè),F(xiàn)供職于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樞紐管理中心,處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水利攝影家協(xié)會理事。攝影作品多次在河南省、全國水利系統(tǒng)獲獎,照片用于“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目錄Chapter01 天文知識1.1?地球與天球 002 1.1.1?地球的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 002 1.1.2?天球的概念 004 1.1.3?定位天體位置的坐標系 005 1.1.4?衡量天體亮度的視星等 007 1.1.5?衡量天體間視覺遠近的角距離 009 1.2?攝影師的晨鐘暮鼓 010 1.2.1?從日出與日落說起 010 1.2.2?三個重要的曙暮光概念 012 1.2.3?攝影師鐘愛的兩個魔幻時刻 015 Chapter02 AI時代的星野攝影工具 2.1?星歷App 020 2.1.1?攝影計劃神器—Planit 020 2.1.2?攝影師的瑞士軍刀—PhotoPills 022 2.1.3?太陽測量師—SUN SURVEYOR 026 2.2?天文觀測App 028 2.2.1?虛擬天文館—Stellarium 028 2.2.2?星際漫步—Star Walk 2 030 2.3?天氣預報App 032 2.3.1?Windy網(wǎng)站及App 032 2.3.2?Meteoblue網(wǎng)站及App 034 2.3.3?莉景天氣App 035
Chapter03 天氣與光污染
3.1?把握有利的天氣時機 042 3.1.1?關(guān)注云層的分布和演變 042 3.1.2?預防鏡頭結(jié)露 046 3.1.3?防范大風 047 3.2?發(fā)現(xiàn)暗夜之地 048 3.2.1?光污染對星野攝影的影響 048 3.2.2?波特爾暗空分類法 050 3.2.3?如何評估和發(fā)現(xiàn)暗夜之地 052 Chapter04 星軌攝影 4.1?星軌的成因及形狀 058 4.1.1?星軌的成因 058 4.1.2?北半球不同方向的星軌形狀 059 4.1.3?南半球不同方向的星軌形狀 061 4.1.4?赤道附近不同方向的星軌形狀 062 4.2?拍攝星軌的方法 064 4.2.1?單張長時間曝光法 064 4.2.2?多張堆棧合成曝光法 066 4.3?星軌攝影裝備 067 4.3.1?相機和鏡頭 067 4.3.2?附件 068 4.4?星軌攝影的前期準備 071 4.4.1?拍攝前的相機設(shè)置及檢查 071 4.4.2?相機曝光參數(shù)的設(shè)置技巧 072 4.4.3?拍攝時間與星軌的長度 073 4.5?星軌構(gòu)圖與前景拍攝 074 4.5.1?前景的選擇與構(gòu)圖的考慮 074 4.5.2?為前景補光 078 4.6?彩色星軌及光污染環(huán)境中的拍攝技巧 080 4.6.1?彩色星軌的拍攝技巧 080 4.6.2?城市光污染環(huán)境中的拍攝技巧 083 4.6.3?月光對星軌拍攝的利弊分析 084 4.7?使用Photoshop合成星軌 085 4.7.1?素材照片導入為Photoshop圖層的3種途徑 085 4.7.2?使用圖層“變亮”混合模式合成星軌 087 4.7.3?使用智能對象最大值堆棧合成星軌 088 4.7.4?天空星軌與地面補光前景的曝光合成 089 4.8?使用StarStaX合成星軌 090 4.8.1 StarStaX功能簡介 090 4.8.2?StarStaX使用技巧 092 4.9?星軌缺陷修正技巧 093 4.9.1?星軌缺口的成因 093 4.9.2?圓形星軌缺口消除技法 096 4.9.3?消除星軌上飛機軌跡的處理技巧 098 4.9.4?星軌照片中的“摩爾紋”成因及消除技巧 100 Chapter05 銀河攝影 5.1?了解與攝影相關(guān)的銀河(系)天文知識 104 5.1.1?銀河系天文知識概要 104 5.1.2?銀河中心可視性的地理差異 106 5.1.3?銀河中心可視性的季節(jié)變化 107 5.1.4?北半球不同時節(jié)銀河攝影特征 110 5.2?尋找銀河攝影的暗夜之地 112 5.2.1?光污染對銀河攝影的影響 112 5.2.2?月光對銀河攝影的影響 113 5.3?借助App謀劃拍攝機位和拍攝時機 115 5.3.1?利用三維衛(wèi)星地圖尋找機位 115 5.3.2?利用App謀劃構(gòu)圖 117 5.3.3?利用AR功能進行模擬構(gòu)圖 118 5.4?拍攝器材的準備及暗夜精準對焦技法 119 5.4.1?相機、鏡頭及附件的選擇 119 5.4.2?5種暗夜精準對焦的方法 122 5.5?銀河曝光參數(shù)設(shè)置 125 5.5.1?光圈、感光度和白平衡設(shè)置 125 5.5.2?曝光時間的控制(500法則與NPF法則) 127 5.6?前景曝光不足的解決思路 130 5.6.1?增加前景曝光量的“四倍法則” 130 5.6.2?巧妙利用月光為前景補光 133 5.6.3?前景光繪補光法(LP) 134 5.6.4?低照度風格布光法(LLL) 136 5.7?銀河全景照片拍攝及后期合成技法 139 5.7.1?豎向(垂直)構(gòu)圖全景照片拍攝技法 139 5.7.2?橫向(水平)構(gòu)圖全景照片拍攝技法 141 5.7.3?矩陣式構(gòu)圖全景照片拍攝技法 142 5.7.4?銀河全景照片后期合成技法 144 5.7.5?銀河矩陣接片弧形畸變校正方法 145 5.8?提升銀河圖像畫質(zhì)的降噪技法 148 5.8.1?圖像噪點與后期降噪 148 5.8.2?堆棧降噪的基本原理 150 5.8.3?Starry Landscape Stacker堆棧降噪 151 5.8.4?Sequator堆棧降噪 156 5.8.5?Kandao Raw+堆棧降噪 160 5.8.6?堆棧圖像數(shù)量與降噪效果探討 162 5.8.7?銀河堆棧降噪+全景接片 163 Chapter06 月亮攝影 6.1?了解關(guān)于月球的天文常識 168 6.1.1?有關(guān)月球的6個冷知識 168 6.1.2?月相及其變化規(guī)律 172 6.1.3?超級月亮 173 6.2?拍攝月亮的鏡頭選擇 175 6.2.1?鏡頭焦距與圖像中月亮大小的關(guān)系 175 6.2.2?不同月夜拍攝題材鏡頭焦段的選擇 177 6.3?拍攝月亮的基本技法 178 6.3.1?尋找合適的拍攝時機 178 6.3.2?現(xiàn)場拍攝操作指南 179 6.3.3?拍攝月亮的常用技法 181 6.4?拍攝月亮特寫照片 186 6.4.1?月亮特寫照片的拍攝技法 186 6.4.2?月亮特寫照片的后期處理技術(shù) 188 6.5?標志性建筑物日月對齊的拍攝技法 189 6.5.1?根據(jù)日期、構(gòu)圖選擇拍攝機位 189 6.5.2?根據(jù)構(gòu)圖和機位推算拍攝時間 192 6.5.3?標志性建筑物與月亮相同“大小”的拍攝技法 195 6.5.4?機位到標志性建筑物的距離與對焦方式的選擇 197 Chapter07 月食與日食攝影 7.1?了解有關(guān)月食的天文知識 202 7.1.1?為何會發(fā)生月食 202 7.1.2?月全食的7個階段 203 7.1.3?月全食的紅月亮 205 7.1.4?月食發(fā)生的頻次 206 7.1.5?2020—2029年在我國可觀測的月全食信息 208 7.2?月食攝影 209 7.2.1?獲取拍攝月食的詳細信息 209 7.2.2?月食序列(延時)攝影 213 7.2.3?月食特寫(放大)攝影 216 7.3?了解一些有關(guān)日食的天文知識 220 7.3.1?為何會發(fā)生日食 220 7.3.2?日食的種類 221 7.3.3?日全食的5個階段 224 7.3.4?日食帶 225 7.3.5?2020—2030年的日食信息 226 7.4?日食攝影 227 7.4.1?如何選擇最佳拍攝地點 227 7.4.2?掌握拍攝地日食的關(guān)鍵信息 229 7.4.3?日食攝影前期準備 230 7.4.4?日食序列(延時)攝影 234 7.4.5?日全食攝影曝光指南 236 7.4.6?日食關(guān)鍵節(jié)點拍攝技巧 238 Chapter08 流星雨攝影 8.1?關(guān)于流星雨的天文知識 246 8.1.1?什么是流星雨 246 8.1.2?從國際流星組織獲取流星雨信息 248 8.1.3?攝影師應了解的八大流星雨 250 8.2?流星雨攝影 258 8.2.1?獲取年度流星雨日歷 258 8.2.2?影響流星雨拍攝的主要因素 260 8.2.3?使用Planit App制訂流星雨拍攝計劃 261 8.2.4?使用PhotoPills App制訂流星雨拍攝計劃 263 8.2.5?拍攝器材的選擇 265 8.2.6?相機設(shè)置與構(gòu)圖 266 8.3?流星雨照片的后期處理技法 267 8.3.1?后期堆棧合成的基本思路 267 8.3.2?流星雨堆棧合成示例 269 Chapter09 極光攝影 9.1?了解一些極光的相關(guān)知識 274 9.1.1?極光的形成原理 274 9.1.2?極光發(fā)生的區(qū)域 275 9.1.3?Kp指數(shù)和極光可視區(qū) 277 9.2?極光攝影圣地 278 9.2.1?冰島 278 9.2.2?挪威 285 9.2.3?美國阿拉斯加州 287 9.2.4?加拿大 289 9.3?極光拍攝 291 9.3.1?防寒準備 292 9.3.2?相機設(shè)置 293 9.3.3?曝光與構(gòu)圖 294 9.3.4?極光照片的后期處理 297 Chapter10 彩虹攝影 10.1?了解一些關(guān)于彩虹的氣象知識 304 10.1.1?彩虹形成的原理 304 10.1.2?彩虹的大小和形狀 305 10.1.3?拍攝彩虹的方位和時間 306 10.2?特殊彩虹 308 10.2.1?雙彩虹 308 10.2.2?霧虹 311 10.2.3?日暈與幻日 312 10.3?彩虹的拍攝與后期處理技法 314 10.3.1?彩虹的拍攝技巧 314 10.3.2?彩虹照片的后期處理 316 10.3.3?合成彩虹全景照片 319 Chapter11 閃電攝影 11.1?了解一些有關(guān)閃電的氣象知識 324 11.1.1?雷電是如何產(chǎn)生的 324 11.1.2?掌握雷雨天氣的變化 326 11.2?閃電的拍攝技巧 328 11.2.1?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328 11.2.2?器材選擇與相機設(shè)置 329 11.2.3?不同場景下拍攝閃電的技巧 332 11.3?閃電照片的后期處理技巧 334 11.3.1?單張照片的后期處理技巧 334 11.3.2?多張閃電照片的堆棧合成技法 338 11.3.3?城市夜景閃電照片堆棧技法 340 Chapter12 赤道儀與星野攝影 12.1?赤道儀的原理與選購 344 12.1.1?赤道儀的工作原理 344 12.1.2?星野赤道儀的選購技巧 345 12.2?南北天極定位方法 351 12.2.1?北天極定位方法 351 12.2.2?南天極定位方法 352 12.3?地磁偏角 354 12.3.1?地磁偏角的概念 354 12.3.2?全國各地的地磁偏角 355 12.3.3?校正地磁偏角 356 12.4?星野赤道儀極軸對準技巧 356 12.4.1?極軸對準的原理 356 12.4.2?極軸對準的準備工作 357 12.4.3?北極星對準法 360 12.4.4?地質(zhì)羅盤儀對準法 362 12.4.5?指南針+測角儀App對準法 363 12.4.6?Polar Scope Align Pro App法 364 12.4.7?PolarAligner Pro App法 366 12.4.8?極軸鏡精準對準法 367 12.5?赤道儀跟蹤拍攝實例 370 12.5.1?銀河跟蹤拍攝和后期處理技法 370 12.5.2?星空調(diào)色盤跟蹤拍攝和后期處理技法 374第9章 高效輔助作圖技巧 224
9.1 捕捉、追蹤與正交繪圖 225
9.1.1 設(shè)置柵格的捕捉選項 225
9.1.2 柵格顯示 225
9.1.3 對象捕捉模式 226
9.1.4 對象追蹤模式 231
9.1.5 正交模式 236
9.2 巧用角度替代與動態(tài)輸入 238
9.2.1 角度替代 238
9.2.2 動態(tài)輸入 239
9.3 圖形的更正與刪除 242
9.3.1 更正錯誤工具 242
9.3.2 刪除對象工具 243
9.3.3 Windows剪貼板工具 244
9.4 對象的選擇技巧 245
9.4.1 常規(guī)選擇 245
9.4.2 快速選擇 246
9.4.3 過濾選擇 248
9.5 綜合范例 250
9.5.1 范例一:繪制簡單零件的二視圖 250
9.5.2 范例二:利用柵格捕捉功能繪制墻面拼花圖形 255
9.5.3 范例三:利用對象捕捉功能繪制大理石拼花 256
9.5.4 范例四:利用交點和平行捕捉功能繪制防護欄 258
9.5.5 范例五:利用捕捉自模式繪制三樁承臺 260
第10章 用塊作圖 262
10.1 塊的概述 263
10.1.1 塊的定義 263
10.1.2 塊的特點 263
10.2 定義和參照塊 264
10.2.1 創(chuàng)建塊 264
10.2.2 插入塊 268
10.2.3 刪除塊 271
10.2.4 存儲并參照塊 272
10.2.5 嵌套塊 273
10.2.6 間隔插入塊 274
10.2.7 多重插入塊 274
10.2.8 創(chuàng)建塊庫 275
10.3 塊編輯器 276
10.3.1 【塊編輯器】選項卡 277
10.3.2 【塊編寫】選項板 278
10.4 動態(tài)塊 279
10.4.1 動態(tài)塊的概述 279
10.4.2 向塊中添加動態(tài)元素 280
10.4.3 創(chuàng)建動態(tài)塊 281
10.5 塊的屬性 284
10.5.1 塊屬性的特點 284
10.5.2 定義塊屬性 285
10.5.3 編輯塊屬性 288
10.6 外部參照 289
10.6.1 使用外部參照 289
10.6.2 外部參照管理器 291
10.6.3 附著外部參照 292
10.6.4 拆離外部參照 292
10.6.5 外部參照應用范例 293
10.7 剪裁外部參照與光柵圖像 295
10.7.1 剪裁外部參照 296
10.7.2 光柵圖像 298
10.7.3 附著圖像 298
10.7.4 調(diào)整圖像 301
10.7.5 圖像邊框 302
10.8 綜合范例:標注零件圖表面粗糙度 303
第11章 參數(shù)驅(qū)動作圖 307
11.1 圖形參數(shù)化繪圖的概述 308
11.1.1 幾何約束關(guān)系 308
11.1.2 標注約束關(guān)系 308
11.2 幾何約束 309
11.2.1 手動約束 309
11.2.2 自動約束 313
11.2.3 約束設(shè)置 314
11.2.4 幾何約束的顯示與隱藏 316
11.3 尺寸驅(qū)動約束 316
11.3.1 標注約束類型 317
11.3.2 約束模式 318
11.3.3 標注約束的顯示與隱藏 318
11.4 約束管理 319
11.4.1 刪除約束 319
11.4.2 參數(shù)管理器 319
11.5 綜合范例:繪制減速器透視孔蓋 320
第12章 圖紙中的尺寸標注 324
12.1 AutoCAD圖紙尺寸標注的基礎(chǔ)知識 325
12.1.1 尺寸標注的組成 325
12.1.2 尺寸標注的類型 326
12.1.3 標注樣式管理器 327
12.2 標注樣式的創(chuàng)建與修改 328
12.3 基本尺寸標注工具 331
12.3.1 線性標注 331
12.3.2 角度標注 332
12.3.3 半徑標注和直徑標注 333
12.3.4 弧長標注 334
12.3.5 坐標標注 335
12.3.6 對齊標注 336
12.3.7 折彎標注 336
12.3.8 打斷標注 338
12.3.9 傾斜標注 338
12.4 快速標注工具 341
12.4.1 快速標注 341
12.4.2 基線標注 341
12.4.3 連續(xù)標注 342
12.4.4 調(diào)整間距 343
12.5 其他標注樣式 347
12.5.1 形位公差標注 348
12.5.2 多重引線標注 349
12.6 編輯標注 349
12.7 綜合范例 351
12.7.1 范例一:標注曲柄零件尺寸 352
12.7.2 范例二:標注泵軸尺寸 360
第13章 圖紙中的文字與表格注釋 365
13.1 文字注釋的概述 366
13.2 使用文字樣式 366
13.2.1 創(chuàng)建文字樣式 366
13.2.2 修改文字樣式 367
13.3 單行文字 367
13.3.1 創(chuàng)建單行文字 368
13.3.2 編輯單行文字 369
13.4 多行文字 371
13.4.1 創(chuàng)建多行文字 371
13.4.2 編輯多行文字 377
13.5 符號與特殊字符 378
13.6 表格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 379
13.6.1 新建表格樣式 379
13.6.2 創(chuàng)建表格 382
13.6.3 修改表格 384
13.6.4 【表格單元】選項卡 388
13.7 綜合范例 391
13.7.1 范例一:在機械零件圖樣中建立表格 391
13.7.2 范例二:在立面圖中添加文字注釋 395
第14章 圖層、特性與樣板制作 399
14.1 圖層的概述 400
14.1.1 圖層特性管理器 400
14.1.2 圖層工具 405
14.2 操作圖層 412
14.2.1 關(guān)閉/打開圖層 412
14.2.2 凍結(jié)/解凍圖層 413
14.2.3 鎖定/解鎖圖層 414
14.3 圖形特性 416
14.3.1 修改對象特性 416
14.3.2 匹配對象特性 417
14.4 CAD標準圖紙樣板 419
第15章 在AutoCAD中建立三維模型 425
15.1 三維建模的概述 426
15.1.1 設(shè)置三維視圖投影方式 426
15.1.2 視圖管理器 429
15.1.3 設(shè)置平面視圖 433
15.1.4 視覺樣式設(shè)置 434
15.1.5 三維模型的表現(xiàn)形式 436
15.1.6 三維UCS 437
15.2 簡單三維模型的創(chuàng)建 440
15.2.1 繪制三維點 440
15.2.2 繪制三維多段線 442
15.3 由曲線創(chuàng)建實體或曲面 442
15.3.1 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 442
15.3.2 創(chuàng)建掃掠特征 445
15.3.3 創(chuàng)建旋轉(zhuǎn)特征 446
15.3.4 創(chuàng)建放樣特征 448
15.3.5 創(chuàng)建“按住并拖動”實體 451
15.4 創(chuàng)建三維實體圖元 453
15.4.1 圓柱體 453
15.4.2 圓錐體 454
15.4.3 長方體 456
15.4.4 球體 457
15.4.5 棱錐體 458
15.4.6 圓環(huán)體 460
15.4.7 楔體 461
15.5 網(wǎng)格曲面 461
15.5.1 多段體 462
15.5.2 平面曲面 463
15.5.3 二維實體填充曲面 464
15.5.4 三維面 465
15.5.5 旋轉(zhuǎn)網(wǎng)格 467
15.5.6 平移曲面 468
15.5.7 直紋曲面 470
15.5.8 邊界曲面 471
15.6 綜合范例 472
15.6.1 范例一:創(chuàng)建基本線框模型 472
15.6.2 范例二:法蘭盤建模 475
15.6.3 范例三:軸承支架建模 477
15.6.4 范例四:創(chuàng)建涼亭模型 480
第16章 在AutoCAD中編輯模型 488
16.1 基本操作工具 489
16.1.1 三維小控件 489
16.1.2 三維移動 489
16.1.3 三維旋轉(zhuǎn) 490
16.1.4 三維縮放 490
16.1.5 三維對齊 491
16.1.6 三維鏡像 491
16.1.7 三維陣列 492
16.2 三維布爾運算工具 493
16.3 曲面編輯工具 494
16.4 實體編輯工具 497
16.5 綜合范例 500
16.5.1 范例一:箱體零件建模 500
16.5.2 范例二:搖柄手輪建模 505
16.5.3 范例三:手動閥門建模 508
16.5.4 范例四:創(chuàng)建建筑單扇門的三維模型 519
16.5.5 范例五:創(chuàng)建建筑雙扇門的三維模型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