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是審計師與使用者進行信息溝通的重要紐帶,在降低信息不對稱、提高資本市場運行效率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金融危機之后,傳統審計報告模式飽受爭議;使用者期望通過審計報告獲知關于被審計單位風險以及審計師執(zhí)業(yè)過程的個性化信息,但傳統審計報告格式固定、內容統一、意見類型同質化,不僅缺乏對被審計單位風險的個性化披露,而且僅呈現審計結果,未提及審計師執(zhí)業(yè)過程,導致使用者信息需求與審計報告信息供給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審計報告改革的呼聲日趨強烈。為了回應使用者的訴求,新一輪審計報告改革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主要內容包括:文獻綜述;制度背景與理論基礎等。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價值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4 研究內容與創(chuàng)新
2 文獻綜述
2.1 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狀況
2.2 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影響因素
2.3 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經濟后果
2.4 文獻述評
3 制度背景與理論基礎
3.1 制度背景
3.2 理論基礎
4 我國關鍵審計事項準則實施現狀分析
4.1 我國上市公司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現狀統計
4.2 我國關鍵審計事項準則實施情況調查
5 關鍵審計事項準則實施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5.1 理論分析與假說發(fā)展
5.2 研究設計
5.3 實證結果分析
5.4 穩(wěn)健性檢驗
6 關鍵審計事項準則實施對審計收費的影響
6.1 理論分析與假說發(fā)展
6.2 研究設計
6.3 實證結果與分析
6.4 穩(wěn)健性檢驗
7 關鍵審計事項準則實施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
7.1 理論分析與假說發(fā)展
7.2 研究設計
7.3 實證結果與分析
7.4 穩(wěn)健性檢驗
8 結論、建議與展望
8.1 主要研究結論
8.2 政策建議
8.3 研究局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