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著名語言學家、經(jīng)學家、文獻學家、思想家。本書基于文化名人傳的要義是仰望山脈,關鍵詞是文化, 最大難點是如何對歷史人物進行文化傾聽、文化詮釋、文化理解這樣的認知和叢書的撰寫體例,著力于講好段玉裁這一個永遠說不完的中國學術故事。全書分為八章,在前撰《段玉裁年譜長編》的基礎上,以乾嘉時代學術為背景,以段氏著述、前賢及時人的研究為主要依據(jù),重史料,主貫通,考察其一生行實,呈現(xiàn)其學術精神成長的內在邏輯與完整過程,重點在文化學術,對其主要作品及學術思想、從政理念及為官情況等從時代性、獨特性、創(chuàng)新性維度進行闡釋,力求結合歷史語境展示段氏的學術特色與個性風采及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
引言:一個中國學術故事 001
第一章 江南耕讀世家 007
第一節(jié) 金壇段氏 007
第二節(jié) 時風世運 018
第三節(jié) 家風熏陶 027
第四節(jié) 名人影響 031
第五節(jié) 揚州讀書說辨 036
第六節(jié) 鄉(xiāng)試中式 040
第二章 京師歷練近十載 042
第一節(jié) 落第從教 042
第二節(jié) 師事戴震 046
第三節(jié) 研習書法 057
第四節(jié) 兩部韻譜 060
第五節(jié) 京師交游 062
第三章 亦仕亦學又十年 065
第一節(jié) 三起三落 066
第二節(jié) 本經(jīng)術為治術 076
第三節(jié) 從譜到表:《六書音均表》 081
第四節(jié) 《詩經(jīng)》學成果兩種 085
第五節(jié) 早期《說文》學成果 091
第六節(jié) 尊師傳學 100
第七節(jié) 同僚之誼 106
第四章 歸鄉(xiāng)著書十春秋 108
第一節(jié) 引疾致仕 108
第二節(jié) 廣結學友 111
第三節(jié) 外公門下賓客盛 122
第四節(jié) 祖塋風波 128
第五節(jié) 段、王把晤 130
第六節(jié) 游畢沅幕 133
第七節(jié) 定學術公案:《古文尚書撰異》 135
第八節(jié) 編刻《東原文集》與《覆校札記》 146
第五章 移居蘇州與苦耕硯田(上) 150
第一節(jié) 融合江南 153
第二節(jié) 僑寄蘇臺說歲華 164
第三節(jié) 發(fā)明義例的《周禮漢讀考》 165
第四節(jié) 中期《說文》學成果:《汲古閣說文訂》 171
第五節(jié) 七世一堂希世有 174
第六節(jié) 斯文吾述段金沙 175
第七節(jié) 與阮元的交游 182
第八節(jié) 段、顧之爭 191
第六章 移居蘇州與苦耕硯田(下) 197
第一節(jié) 學術豐碑:《說文解字注》 197
第二節(jié) 《春秋左氏古經(jīng)》及《春秋》學 208
第三節(jié) 期盼后繼者的《儀禮漢讀考》 212
第四節(jié) 晚年學術交流 215
第五節(jié) 薪盡火傳 226
第六節(jié) 校勘群籍 234
第七節(jié) 段學基石:《經(jīng)韻樓集》及《補編》 241
第八節(jié) 求是精神與學術思想 256
第七章 晚年戴學建構 276
第一節(jié) 辨《水經(jīng)注》案 276
第二節(jié) 《直隸河渠書》辨 285
第三節(jié) 戴學奠基之作:《戴東原先生年譜》 291
第四節(jié) 段王之學 293
第八章 魂歸故里與后世遺響 306
第一節(jié) 魂歸故里 306
第二節(jié) 后世遺響 311
主要參考文獻 338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