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致力于解決我國歷史虧損公司大額負向未分配利潤包袱問題。歷史虧損公司因長期存在未彌補虧損引致股東分紅約束、企業(yè)股權融資約束等,影響企 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終將影響股東及債權人利益保護;但歷史虧損公司經營利潤已經扭 虧為盈,與僵尸企業(yè)有本質上的差別,因此需要通過轉型升級以及利益相關者 共同治理,激發(fā)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活力,提升企業(yè)的市場競爭能力,從而化解歷史虧損 包袱。本書基于 A 股上市公司經驗數據,分析歷史虧損公司的財務特征及存在 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驗證了歷史虧損對股東及債權人利益保護的影響效應及其作 用機制;在梳理各國政府補虧政策經驗基礎上,對各種補虧政策工具的作用進行 了實證檢驗;本著企業(yè)、股東、債權人、政府四方主體利益協(xié)調基礎上,針對歷 史虧損公司的虧損包袱問題構建了共同治理機制。
北京市人,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北京市教學名師。研究領域包括財務風險管理研究、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研究、成本理論與實務研究、品牌資產價值管理研究。
第1章 總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學術研究現狀
1.3 公司資本制度
1.4 歷史虧損、公司資本制度、股東及債權人利益保護之間的關系
1.5 研究內容與方法
1.6 研究創(chuàng)新
1.7 研究不足
第2章 歷史虧損公司的現狀及特點
2.1 國家政策規(guī)制對企業(yè)所有者權益結構影響極大
2.2 負向未分配利潤水平與企業(yè)環(huán)境密切相關
2.3 歷史虧損公司行業(yè)差異明顯
2.4 歷史虧損公司扭虧方式具有異質性
2.5 研究結論
第3章 歷史虧損對股東利益保護的影響研究
3.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3.2 研究設計及描述性統(tǒng)計
3.3 實證結果分析
3.4 研究結論
第4章 歷史虧損公司股東利益保護的內在作用機理研究
4.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4.2 研究設計與描述統(tǒng)計
4.3 實證結果分析
4.4 研究結論
第5章 歷史虧損對債權人利益保護的影晌研究
5.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5.2 研究設計及描述性統(tǒng)計
5.3 實證結果分析
5.4 研究結論
第6章 歷史虧損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的內在作用機理研究
6.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6.2 研究設計與描述性統(tǒng)計
6.3 實證結果分析
6.4 研究結論
第7章 政府補虧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檢驗
7.1 政府補助與實施
7.2 公司資本制度視角下的政府補虧政策工具
7.3 補虧政策工具作用檢驗
7.4 研究結論
第8章 歷史虧損的共同治理機制研究
8.1 共同治理及其機制構建
8.2 政府治理機制及其實現路徑
8.3 債權人治理機制及其實現路徑
8.4 股東治理機制及其實現路徑
8.5 企業(yè)內部控制機制及其實現路徑
8.6 研究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