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東征南討與北伐戰(zhàn)爭》是《紅色廣東叢書》中的一種,以兩次東征、南征與瓊崖的收復、國民政府的成立、北伐戰(zhàn)爭、工農群眾對革命戰(zhàn)爭的支援為主線,描寫了葉挺、林伯渠、周士第、廖乾武等為革命奮不顧身、英勇奮斗的故事,細致講述了汀泗橋之役、賀勝橋大捷、攻陷武昌、進軍江西的戰(zhàn)事細節(jié),描寫刻畫了革命先烈光輝勇武的形象,對于傳遞革命精神、宣揚紅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是開展紅色教育的優(yōu)秀參考讀物。
編輯推薦:
講好南粵紅色故事,挖掘紅色文化內涵
《紅色廣東叢書》全面梳理廣東紅色文化資源,按照點面結合、時空結合、雅俗結合原則,分為總論、人物、事件、地區(qū)、教育五個系列,為廣大干部群眾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一套權威而通俗的讀本
紅色黨課十講
《中共廣東早期組織的創(chuàng)建》
《中共三大與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
《大革命時期廣東工農運動》
《東征南討與北伐戰(zhàn)爭》
《工農武裝起義與紅色政權的建立》
《中央秘密交通線》
《華南抗日縱隊的建立與華南敵后戰(zhàn)場》
《華僑、港澳同胞支援祖國抗戰(zhàn)》
《秘密大營救與護送民主文化人士北上》
《解放廣東》
作者簡介:
胡國勝,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副院長,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后,廣東黨的建設研究院副院長、廣東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理事,廣東理論宣傳青年優(yōu)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黨史黨建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近年來先后在《求是》《中共黨史研究》《黨的文獻》《教學與研究》《現(xiàn)代哲學》《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報刊發(fā)表論文70余篇。
目錄:
一、合作
(一)護法沉思
(二)改組政黨
(三)中共建黨
(四)北伐夢碎
(五)聯(lián)俄聯(lián)共
(六)中共三大
(七)國共攜手
(八)共創(chuàng)局面
二、北上
(一)北京政變
(二)曲折之路
(三)孫張會談
(四)彌留之際
(五)革命遺愿
三、第一次東征
(一)革命中心
(二)進攻廣州
(三)討伐叛軍
(四)東進淡水
(五)淡水之戰(zhàn)
(六)智取海豐
(七)棉湖之戰(zhàn)
(八)勇奪華城
四、第二次東征
(一)改組政府
(二)卷土重來
(三)再次出征
(四)惠州之戰(zhàn)
(五)橫掃潰軍
五、南討
(一)八屬聯(lián)軍
(二)負隅頑抗
(三)掃平南路
(四)渡海攻瓊
六、北伐
(一)醞釀準備
(二)兩湖戰(zhàn)場
(三)進占贛閩
(四)會攻南京
(五)寧漢分裂
(六)二次北伐
(七)革命鏡鑒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