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徐傳賢:從上海到北京》是一本關于中國郵政人徐傳賢的傳記作品。作者十年砍柴將徐傳賢的人生放置在時代背景和人際交際網絡中去觀察、分析、呈現,通過查閱與之有關的歷史資料、書籍檔案,包括其所處行業(yè)的史料以及與之交往的人物的史料,并深入歷史現場如上海、重慶、湖南、北京、河南等地如實地考察其生活、工作的地方,真實、豐富而深刻地呈現了20世紀中國一代知識人傳奇、精彩卻又苦痛的一生。同時,見證了中國郵權從弱到強的發(fā)展歷程,折射了一代知識人的人生軌跡和時代命運,旨在讓更多的人了解那一代在大歷史中聲名不顯卻又兢兢業(yè)業(yè)、積極向上的城市中產者。
本書以徐傳賢先生從上海到北京的活動為主線,以徐傳賢先生之父徐熙春先生(中國紅十字會青浦分會創(chuàng)始人)的活動為副線,借以父子倆的人生經歷來反映清末民初大變局中傳統(tǒng)家族的選擇和作用,從而認識到家庭和家族在中國社會轉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時,本書也反映了中國城市雙子星座上海和北京過去一個半世紀以來的城市關系,特別是上海這座城市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所起的作用在權力與資本、保守與革新、內斂與外向、本土化與全球化的互動中,兩座城市相互作用達到一種平衡,而兩座城市的關系則深刻地影響著全中國乃至世界。從這個角度說,本書亦可看作徐傳賢先生的上海-北京雙城記,而上海和北京的文化差異以及兩座城市的關系都投射在了徐傳賢先生的一生當中。
◆ 這既是他史,又是我史,也是一部公眾史!此乃一部奇史。ɡ钐炀V語)
◆這是一個現代職業(yè)郵政人的上海-北京雙城記,見證了中國郵權從弱到強的發(fā)展歷程,折射了一代知識人的人生軌跡和時代命運……
◆這不只是在尋找一個郵政人的故事,也是在尋找一代知識人的人生軌跡,他們是歷史的締造者,卻無力抵抗大時代的一切……可以說,這是一代知識人共同的傳記:從上海到北京,這不是一個人的選擇,而是一代知識人從舊時代通向新世界的道路。他們是小時代的精英,卻與大時代命運相連……
◆這本書從一位不甚著名的他者的履歷開始,后在一種公眾歷史中得到解釋。這不應該只是家族私史,也可以是市民公共意識的一部分:他們在一些關鍵場合參與歷史,見證歷史;哪怕被歷史所裹挾、吞噬,卻仍然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和時代共性(李天綱語)。
◆徐傳賢先生的一生跨過了三個時代,他出生在清末的1908年,大半生生活在紛亂的民國年代,而后又走進了共和國時代,精通三門外語(英語、法語、俄語), 一生游歷過諸多國家,為中國郵政事業(yè)貢獻豐厚。自徐傳賢先生1924年從中法國立工學院大學一年級肄業(yè)考入上海郵政局始,到他1972年在北京郵電學院(今北京郵電大學)教師任上去世止,于他來說無論時代風云如何變幻,沒有變的是他服務中國郵政事業(yè)的專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精神。
◆作者十年砍柴從公共史學的視角寫作了徐傳賢先生的傳記,但這本書不只是一個人的傳記,而是一代如徐傳賢一樣的知識人共同的傳記。因此,這部傳記讀來讓人對那一代知識人有比以往更多的理解和更大的敬意,他們以驚人的堅韌與毅力學習、生存、工作并做出卓越的成就,雖然多數身后湮沒無聞,但他們在身處逆境時沒有放棄道德品行的自律,也沒有放棄對這個民族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所以,這樣的一代知識人應該被看見、被尊重,他們是社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也是時代前進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