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遵循“國有金融體系如何助推綠色經濟發(fā)展—功效如何—如何更好地推進”的邏輯,系統(tǒng)、全面分析和研究了國有金融利用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證券等金融工具以及碳市場等新型模式推動綠色經濟發(fā)展的機理、路徑及成效,并利用多種數(shù)理模型和計量方法進行了實證檢驗。其主要特點體現(xiàn)在它的前沿性,本書融合了社會學、環(huán)境學和經濟金融學領域的原理進行了全新交叉學科的研究探索。同時,本書根據(jù)低碳資產本身的特點,利用大量的數(shù)據(jù)及數(shù)量建模的技術與方法對現(xiàn)有研究方法進行了改造和創(chuàng)新,確保對國有金融資源綠色化配置及其效率檢驗的科學性。
杜莉,女,經濟學博士,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卓越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歐洲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負責人,主持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地重大項目、歐洲研究中心國際合作項目等多項研究工作。多項研究成果發(fā)表在《中國社會科學》《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核心期刊。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理論與實務、碳金融、綠色金融學等。??張云,女,經濟學博士,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講師。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綠色經濟實現(xiàn)路徑——中國碳金融交易機制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低碳經濟時代的碳金融機制與制度研究”等項目研究工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國際金融研究》《社會科學輯刊》等核心期刊。主要研究方向:碳金融、綠色金融學及金融科技等。??周津宇,男,經濟學博士,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大宗商品研究員。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綠色經濟實現(xiàn)路徑——中國碳金融交易機制研究”等研究工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武漢大學學報》《中國農村經濟》等核心期刊。主要研究方向:碳金融、綠色金融學、大宗商品價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