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語文教材七年級經(jīng)典閱讀,全本未刪減,提高閱讀能力和應試得分能力)
定 價:25.9 元
《朝花夕拾》以優(yōu)美的文字、熱烈而又深沉的感情回憶了作者從兒時到青年,辛亥革命時期的生活片段,側(cè)面揭露了當時中國的社會景象。作者在回憶保姆、父親、老師和朋友逝去的同時,也對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進行辛辣的諷刺,愛憎分明,作品中流露著一位人間至愛者對于人生存的基本問題愛與死的童年體驗的回憶和成年以后的深沉思考。
魯迅作品中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借此了解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歷程; 以簡潔舒緩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時夾雜著有趣的議論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溫情與童趣,也有對人情世故的洞察。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后改名樹人,浙江紹興人。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是他在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開始使用的筆名。魯迅于1898年到南京求學,1902年留學日本學醫(yī),后痛感醫(yī)治麻木的國民精神重于醫(yī)治肉體病痛,便棄醫(yī)從文。1909年回國,1918年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并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其后又發(fā)表了《孔乙己》《藥》《阿Q正傳》等小說,并撰寫大量雜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