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史學》是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編輯的學術刊物。本輯分設日下綜論、史跡考索、民生探頤、燕史探微4個欄目,主要刊載北京歷史上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變遷、城市治理,北京中軸線歷史文化內(nèi)涵闡釋,以及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等方面的論文20篇。全輯宏觀論述與微觀闡釋、理論探討與學術實踐相結(jié)合,力求拓展和深化北京史相關的專題研究,展現(xiàn)中華古都文明的當代價值,體現(xiàn)史學研究工作者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方面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趙雅麗,吉林四平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文子〉思想及竹簡〈文子〉復原研究》《清宮檔案證史書系·宣統(tǒng)朝》《晚清京師南城政治文化研究》《中國古今官德研究叢書·史說官德》《古人的從政規(guī)矩》。參與撰寫《北京政治史》《北京風俗史》《北京宗教史》《北京民族史》《北京文化史》《北京園林史》《北京城市生活史》等。
日下綜論
中西都城對比研究的幾個問題 吳建雍/003
論北京古都中軸線的重要歷史地位及文化內(nèi)涵 王崗/035
現(xiàn)代地名研究及地名科學的興起與發(fā)展 韓光輝 王洪波 彭靜楊 朱永杰/050
史跡考索
太湖山華嚴寺摩崖碑考 馬壘/077
清初京師地區(qū)社會秩序的重整:以打擊光棍為中心 李典蓉/094
周自齊與游美學務處及清華學堂的籌辦 劉惠莉/116
民國北京(北平)地名變遷的時代烙印 孫冬虎/134
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的建政實踐研究 李揚/151
民生探頤
晚清電話的傳入基于報刊的考察 郝秉鍵/169
庚子使館被圍期間的中國教民 鄭鑫/201
民國時期北運河挽歸故道工程研究 王長松/237
民國時期北京的房產(chǎn)交易管理與契約書寫:
以親鄰權利瑕疵保證條款為中心(19121937) 姚昊宇/248
淪陷時期北京市民的民食實態(tài)
糧食的供求關系與民食習慣的階級分化 姜子浩/269
20世紀5070年代京津冀地區(qū)生態(tài)災害探析 胡旭 張連偉/294
燕史探微
商無王畿說 陳光鑫/313
堇鼎銘文與周代朝聘 李凱/323
從青銅器銘文看西周早期燕國 趙諺麗/332
唐前期幽州軍事地位演變略論 許輝/348
從三山五園看清代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軌跡 何瑜/361
古都記憶晚清京師清流群體黃金時節(jié)回望 趙雅麗/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