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農產品市場的逐步開放,國內農產品市場面臨著國內外各種復雜社會經濟因素變化的沖擊,新時期農產品市場風險增加對價格調控構成巨大挑戰(zhàn)。本書以中國重要農產品(玉米、小麥、大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生豬等)為研究對象,利用傳統(tǒng)協(xié)整和門限協(xié)整、單元及多元GARCH模型等計量經濟方法,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產品價格波動的趨勢性、周期性、波動率的時變性和非對稱性、價格波動在國內外期貨和現(xiàn)貨市場之間的傳遞特征、價格的長期波動和短期異常波動、價格波動的原因以及價格波動對國內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對大豆和生豬等產品的價格波動進行了專題研究,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產品價格調控政策進行了回顧和評述,提出了調控中國重要農產品價格波動的政策建議。
林學貴,男,漢族,1965年出生,中共黨員,湖北麻城人。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業(yè)經濟領域的研究,研究專長為農產品價格、市場與貿易。
- 導論
1.1研究目的
1.2前期研究成果回顧及評述
1.3本研究的內容、方法和創(chuàng)新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重要農產品價格政策與價格波動
2.1重要農產品價格政策評述
2.2重要農產品價格波動特征
- 中國重要農產品價格波動率的時變性和非對稱性
3.1數(shù)據(jù);3.2 GARCH和EGARCH模型;3.3模型估計及結果分析
- 中國重要農產品價格的長期波動和短期異常波動
4.1 CGARCH和ICGARCH模型
4.2 模型估計及結果分析
5.國內外市場間價格波動溢出效應
5.1 VAR-BEKK模型和VAR-DCC模型
5.2 數(shù)據(jù)和模型估計結果分析
- 中國重要農產品價格波動原因計量分析
6.1宏觀經濟因素對重要農產品價格波動率的影響
6.2供需和成本因素對重要農產品價格波動率的影響
- 農產品價格波動對農業(yè)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影響
7.1模型;7.2數(shù)據(jù)及結果分析
- 結論與價格調控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