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是主教材。此次增訂多了“輯評'部分,其他基本保持初版原貌。其中選文皆文學名家名作,不但題材豐富,涉及廣泛的社會生活,而且體式多樣。如,詩歌有抒情詩、敘事詩、古體詩、近體詩和現(xiàn)代詩;散文除現(xiàn)當代散文外,古代散文就有論說、序跋、奏議、詔令、贈序、書牘、傳記、游記、碑志、哀祭、辭賦諸體;小說既有完整的短篇,也有中、長篇小說精彩片段的節(jié)選;戲劇文學有悲劇、喜劇和正劇。這些作品思想內容健康,藝術特色鮮明,寫作技巧高超。由于我國歷史悠久,文學遺產浩如煙海,因而入選的古代作品數(shù)量較多并以詩歌、散文為主,F(xiàn)當代部分雖較少,但與廈門大學有關的作家作品卻有多篇,意在增加學生對我校的自豪感。選文按我國習用的文學分類法,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四類,同一類作品按歷史時代順序排列,同一時代作品按作者生年順序排列。按此劃分單元,標準嚴格,突出了本教材的文學特色。
下編是配套教材。我們認為,非文史哲專業(yè)學生在開課期間學完所有入選作品是完全應該的,但由于課時不多,課上講的作品有限,故選擇部分作品細加研析,既可補課堂講授之不足,又可讓學生較為直觀地學習文學鑒賞的方法,這樣,學生只要再花不多的時間自學,就可以把本書讀完,因此,這個配套是很必要的,一旦全校大學語文實行統(tǒng)考,其作用將更加顯現(xiàn)出來。
序
再版前言
上編
詩歌
詩經 谷風
黍離
屈原 湘夫人
涉江
漢樂 府上邪
東門行
曹操 短歌行
陶淵明 詠荊軻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孟浩然 夜歸鹿門歌
王昌齡 從軍行七首(其五)
王 維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李 白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送友人
登金陵鳳凰臺
峨眉山月歌
高 適 燕歌行并序
杜 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羌村三首
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岑 參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
白居易 長恨歌
李 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
杜 牧 題烏江亭
李商隱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林 逋 山園小梅
蘇 軾 游金山寺
黃庭堅 寄黃幾復
陸 游 沈園二首
朱 熹 偶題三首(其三)
龔自珍 詠史
秋 瑾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zhàn)爭地圖
郭沫若 天狗
聞一多 一句話
戴望舒 我用殘損的手掌
余光中 當我死時
舒 婷 會唱歌的鳶尾花
溫庭筠 更漏子(玉爐香)
李 煜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柳 永 望海潮(東南形勝)
鶴沖天(黃金榜上)
蘇 軾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秦 觀 滿庭芳(山抹微云)
李清照 聲聲慢(尋尋覓覓)
陸 游 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辛棄疾 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
姜 夔 淡黃柳(空城曉角)
沁園春·雪
關漢卿 南呂·一枝花
馬致遠 般涉調·耍孩兒(借馬)
張養(yǎng)浩 中呂·朝天子(退隱)
張可久 金字經·春晚
睢景臣 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xiāng))
散文
左 傳 鄭伯克段于鄢
國 語 召公諫厲王弭謗
戰(zhàn)國策 蘇秦始將連橫
論 語 長沮桀溺耦而耕章
孟 子 孟子謂戴不勝章
莊 子 齊物論(節(jié)選)
李 斯 諫逐客書
司馬遷 李將軍列傳(節(jié)選)
……
小說
戲劇文學
下編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