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yè)會計準則》與《企業(yè)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定 價:49 元
當前圖書已被 2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趙朝敏 主編
- 出版時間:2017/9/1
- ISBN:9787567805965
- 出 版 社:中國稅務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F279.235.2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6開
1.會計準則是什么? 會計準則是反映經濟活動、確認產權關系、規(guī)范收益分配的會計技術標準,是生成和提供會計信息的重要依據,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規(guī)則和指南。
2.我國會計準則的發(fā)展狀況 我國逐步健全和完善了與國際趨同的企業(yè)會計準則體系,至今財政部發(fā)布了《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和41項具體準則,已經在全國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各類大中型企業(yè)全面實施,此外,財政部在2007年至2015年期間又陸續(xù)下發(fā)了8個《企業(yè)會計準則解釋》。效果良好。 在我國所有法人經營單位中,小企業(yè)數量占97.11%,《小企業(yè)會計準則》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yè)范圍內施行。準則》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yè)范圍內施行。
3.《小企業(yè)會計準則》《企業(yè)會計準則》異同 《小企業(yè)會計準則》與《企業(yè)會計準則》在會計核算的基本假設、會計要素的內容、權責發(fā)生制的會計基礎要求完全相同,但是這兩個會計準則的財務報告目標和服務對象有重大區(qū)別。
《企業(yè)會計準則》的財務報告目標是反映企業(yè)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服務對象主要是股東和債權人; 《小企業(yè)會計準則》則是以稅務部門和銀行作為其外部財務報告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滿足稅收征管信息和銀行信貸信息的需求。根本出發(fā)點的不同必然導致這兩個準則之間既要合理分工、有序銜接,又要在會計報告信息質量要求以及會計要素計量屬性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別;運用到具體業(yè)務的會計處理時,很多情況下采用的方法就不一樣,甚至相去甚遠。
4.稅務人員為什么要學習會計準則?
全面掌握會計知識既是納稅人進行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技能,也是稅務人員開展稅收工作的前提和條件,沒有對會計知識的熟練掌握,就無法完成好本職工作。特別是各項稅收工作任務,由于我們稅務人員往往既要面對大中型企業(yè),又要面對數量眾多的小企業(yè),這兩類企業(yè)執(zhí)行著不同的會計準則,為避免工作中對兩個會計準則的混淆和誤用,進一步提高稅收征管質效,厘清《小企業(yè)會計準則》與《企業(yè)會計準則》相同點與不同點就十分必要和迫切,也是我們編寫本書的初衷。
本書既有對兩個準則的基本概念等理論問題的比較分析,幫助讀者提升對會計本質認識的深度;又有對會計要素、財務報告相關業(yè)務的詳細比較和解析,幫助讀者解決實務中的困惑,提高會計業(yè)務水平。
本書特色
獨創(chuàng)性。目前,介紹會計準則以及稅會差異的書籍較為常見,但是講解《小企業(yè)會計準則》和《企業(yè)會計準則》,并對兩個準則的差異進行全面深入分析的著述尚屬空白,本書恰恰選取了比較分析這一獨特的切入點。
全面性。本書從基本會計概念、六大會計要素、外幣業(yè)務到財務報表進行了全方位的比較分析,涵蓋了主要經濟業(yè)務的會計處理,特別是兩個準則的主要差異。
直觀性。本書避免了簡單枯燥的文字敘述方法,而是以大量的圖表為架構,對兩個準則進行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比較分析,形象生動,直觀清晰,一目了然。
實用性。本書所涉及的業(yè)務都是實際工作中日常發(fā)生的,對稅收人員和企業(yè)財務人員等一線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可以作為工具書使用,比較分析的圖表在學習和查閱時更為方便。
全面掌握會計知識既是納稅人進行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技能,也是稅務人員開展稅收工作的前提和條件,沒有對會計知識的熟練掌握,就無法完成好本職工作。
對于征管一線的稅務人員來說,除了熟練掌握稅收技能,成為業(yè)務高手也許只差這本書。
章 概述
節(jié) 企業(yè)類會計準則框架
一、會計準則及分類
二、我國現行企業(yè)類會計準則框架
第二節(jié) 企業(yè)會計核算基礎之比較
一、遵守企業(yè)會計核算的基本假設
二、滿足會計報告的信息質量要求
三、會計基礎
四、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
五、財務報表
第三節(jié) 會計科目設置之比較
一、會計科目及設置原則
二、會計科目的類別和級次
第二章 資產
節(jié) 概述
一、資產的定義及特征
二、資產的確認條件
三、資產類賬戶與財務報表的關系
四、資產的分類和列示
五、資產計量
第二節(jié) 流動資產
一、貨幣資金
二、短期投資 (交易性金融資產 )
三、應收及預付款
四、存貨
第三節(jié) 非流動資產
一、長期債券投資 (持有至到期投資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二、長期股權投資
三、固定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
四、無形資產
五、長期待攤費用
六、其他資產
第三章 負債
節(jié) 概述
一、負債的定義及特征
二、負債的確認條件
三、負債類賬戶與財務報表的關系
四、負債的分類和列示
五、負債計量
第二節(jié) 流動負債
一、短期借款
二、應付及預收款項
三、應付職工薪酬
四、應交稅費
五、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第三節(jié) 非流動負債
一、長期借款
二、長期應付款
三、遞延收益
四、應付債券
五、預計負債
六、遞延所得稅負債
第四章 所有者權益
節(jié) 概述
一、所有者權益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與財務報表的關系
第二節(jié) 實收資本和其他權益工具
一、實收資本
二、庫存股
三、專項儲備
四、其他權益工具
第三節(jié) 資本公積和其他綜合收益
一、資本公積
二、其他綜合收益
第四節(jié) 留存收益
一、盈余公積
二、未分配利潤
第五章 收入
節(jié) 概述
一、收入的定義及特征
二、收入的分類
第二節(jié) 銷售商品收入
一、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
二、銷售商品收入的計量
三、應設會計科目
四、銷售商品收入的主要賬務處理
第三節(jié) 提供勞務收入
一、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二、同時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交易
第四節(jié) 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一、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確認
二、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計量
第五節(jié) 建造合同收入
一、建造合同的定義及分類
二、合同的分立與合并
三、合同收入與合同成本
四、合同收入與合同費用的確認
第六章 費用
節(jié) 概述
一、費用的概念和特征
二、費用的分類
三、費用的確認
四、成本費用核算涉及的賬戶與財務報表的基本關系
第二節(jié) 產品成本的核算
一、生產費用和產品成本
二、要素費用和成本項目
三、產品成本的核算
四、產品成本計算方法
第三節(jié) 費用的核算
一、營業(yè)成本
二、稅金及附加
三、期間費用
第七章 利潤及利潤分配
節(jié) 利潤的形成
一、利潤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二、利潤的構成
三、營業(yè)外收支的會計處理
四、所得稅的核算
五、本年利潤的結轉
第二節(jié) 利潤分配
一、利潤分配的一般程序
二、利潤分配的核算
第八章 外幣業(yè)務
節(jié) 記賬本位幣
一、記賬本位幣的定義
二、記賬本位幣的選擇及變更
第二節(jié)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一、外幣交易
二、外幣交易的核算程序
三、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第三節(jié) 外幣財務報表折算
一、外幣財務報表折算的前提
二、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方法
三、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
第九章 財務報表
節(jié) 概述
一、財務報表的構成
二、財務報表編制的要求
第二節(jié) 資產負債表
一、資產負債表的定義和作用
二、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三、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四、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實例
第三節(jié) 利潤表
一、利潤表的定義和作用
二、利潤表的結構
三、利潤表的編制方法
四、利潤表的編制實例
第四節(jié) 現金流量表
一、現金流量表的定義和作用
二、現金流量表的結構
三、現金流量表的格式和編制基礎
四、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
第五節(jié)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一、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內容及結構
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填列方法
第六節(jié) 附注
一、財務報表附注的作用
二、財務報表附注的形式
三、財務報表附注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