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文庫011:莎士比亞悲劇集(插圖全譯本)》由莎士比亞著,朱生豪譯的《莎士比亞悲劇集》收入了莎士比亞五部悲劇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萊特》、《奧瑟羅》、《李爾王》和《麥克白》。《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早期劇作中復雜和著名的一部;《哈姆雷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是代表莎士比亞悲劇創(chuàng)作高成就的“四大悲劇”,也是淋漓地表現(xiàn)其偉大之處的作品。
序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是偉大的英國劇作家,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文學最光輝的天才的代表。莎士比亞于一五六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出生在英格蘭沃里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福鎮(zhèn)上一個富商家庭,他父親曾任該鎮(zhèn)鎮(zhèn)長。他早年在家鄉(xiāng)的文法學校念書,學習拉丁文、文學和修辭學。十三歲那年因家道中落而輟學,曾幫助父親經商。他十八歲結婚,二十三歲左右只身到倫敦謀生。他很早就接觸過戲劇并產生了興趣,到倫敦后當過劇院的打雜工、演員和編劇等,最后成為倫敦“寰球劇院”的股東。一六一三年前后他從倫敦回到家鄉(xiāng),一六一六年四月二十三日在那里逝世。
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劇本是從加工舊劇本開始的,后來當莎士比亞已經成為一位成熟的劇作家的時候,他也還利用過前人已經寫過的題材,但是天才的劇作家賦予這些題材全新的意義,以至于這些劇本都成了真正的杰作。他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三十七部戲劇、二部長詩和一百多首十四行詩。人們一般把他的創(chuàng)作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1590-1600)主要創(chuàng)作歷史劇、喜劇和詩歌,是莎士比亞人文主義思想和創(chuàng)作風格形成時期。這一時期著名的作品有《威尼斯商人》、《羅密歐與朱麗葉》和《理查三世》等。第二時期(1601-1607)主要創(chuàng)作悲劇,是莎士比亞文藝思想成熟、藝術上達到高峰的時期。這一時期他創(chuàng)作了自己最重要的代表作《哈姆萊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等。第三時期(1608-1613)是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晚期,作品由悲劇轉向傳奇劇,作者試圖調和他的人文主義理想和客觀現(xiàn)實之間的尖銳矛盾,帶有明顯的烏托邦色彩。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風雨》等。
莎士比亞戲劇的藝術成就是舉世公認的。他善于通過具有強大藝術力量的形象,從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時又具有鮮明個性的主人公的復雜關系中,從他們的行動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們的性格。他的著名戲劇中的一些人物如哈姆萊特、奧瑟羅、麥克白夫婦、李爾王、羅密歐、朱麗葉、夏洛克和福斯泰夫等,都已成為世界文學中杰出的藝術典型。莎士比亞的戲劇以情節(jié)復雜、事件的發(fā)展神速驚人見稱于世。他的戲劇語言非常豐富多彩,比喻、笑謔和雙關語別開生面,不落俗套,有時是詩一般的高亢激昂或喜劇性的機智活潑,有時是感情奔放或粗俗鄙野,都隨著人物性格和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改變。劇本中許多佳句音韻美妙,或表現(xiàn)鮮明形象,或表達深刻哲理,已經成為英語的精華,經常被人引用。莎士比亞戲劇中放射出的強烈的人文主義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膽的藝術技巧,其意義早已超出了他的時代和國家的范圍;正如他的朋友、著名戲劇家本·瓊孫所說:“他不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所有的世紀!
這本《莎士比亞悲劇集》收入了莎士比亞五部悲劇代表作,包括《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哈姆萊特》(1601)、《奧瑟羅》(1604)、《李爾王》(1605)、《麥克白》(1606)。這些悲劇作品代表了莎士比亞最杰出的成就,深刻地刻畫了人性的悲劇和人類的命運。就這些悲劇中所提出的社會問題和心理問題的深度與廣度,或按思想的豐富、性格描寫的精細與深刻而言,這些悲劇作品都是世界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
羅密歐與朱麗葉
哈姆萊特
奧瑟羅
李爾王
麥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