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瑟洛夫通過他們獨特的“星期五晚的實驗”開啟了一場新技術(shù)革命。他們僅用透明膠帶和一塊石墨就分離出了石墨烯——世界上最薄的物質(zhì),只有一個原子的厚度。
兩位物理學家的努力為他們贏得了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F(xiàn)在,石墨烯及其他二維材料的應用已成為世界性的產(chǎn)業(yè)。
石墨烯是一種非常奇妙的物質(zhì)。它是比任何金屬都好得多的導體,兼具柔性和高透明度的特點,這使得制造柔性電子產(chǎn)品、能凈化海水的分子篩、能監(jiān)測健康狀況的隱形文身等成為可能。而石墨烯基芯片在性能和功耗等方面都遠優(yōu)于相同制程的硅基芯片。以石墨烯為代表的超薄材料對世界的改變將會遠超你我的預期!
《石墨烯 : 改變世界的超級材料》(“微百科系列·第二季”)一書全面介紹了人類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薄、最堅硬、導電導熱性能優(yōu)良的新型二維碳納米材料——石墨烯,如石墨烯的發(fā)現(xiàn)過程、基礎結(jié)構(gòu)、力學與電學特性,石墨烯及其同類二維晶體的創(chuàng)新應用及發(fā)展?jié)摿,展現(xiàn)了石墨烯被譽為“新材料之王”、將“徹底改變21世紀”的科學依據(jù),既有有趣的科學和技術(shù)細節(jié),也涉及超薄材料產(chǎn)業(yè)的創(chuàng)新需求。
英國圖標書局熱門科學系列譯著帶你遨游科學世界
回顧人類攀登科學高峰的歷程
展望科學突破的未來方向
讓高冷的前沿科學接地氣
在知識進化中感受不可思議的科技與宇宙!
從科學家繪制出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探測到希格斯玻色子到發(fā)現(xiàn)引力波,大量事實證明了,現(xiàn)代前沿科學研究項目幾乎都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才可能獲得突破?删陀袃晌豢茖W家不走尋常路,憑著幾卷透明膠帶和一塊石墨就分離出了石墨烯——人類已知最薄的物質(zhì),贏得了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石墨烯是僅有一個原子厚度的超薄且具備高強度、高透明度、高導熱性和優(yōu)良電子特性的二維晶體材料,可以應用于從納米級傳感器到超級電容器、集成電路等的廣闊領域。科學家預言它將掀起一場席卷全球的新技術(shù)新產(chǎn)業(yè)革命,徹底改變21世紀。
石墨烯這種超薄的二維材料為什么能有這么優(yōu)異的性能?它的強度為什么能比金剛石還高?它的導電性為什么遠超銅和銀?它引領的碳電子學為什么有潛力取代硅電子學?從海姆和諾沃瑟洛夫這兩位科學家開拓性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可以一探究竟。歡迎來到石墨烯的奇妙世界!
“懶螞蟻”是重慶大學出版社打造的開放式科普圖書品牌,內(nèi)容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等領域,面向各年齡層的讀者,特別是對世界充滿好奇以及想給自己充電的讀者們,著力于分享大千世界的各種科學知識、科學理念以及學科歷史。
“微百科系列·第二季”是一套回顧與展望當代前沿科學發(fā)展概貌的系列科普圖書,包括7個前沿科技主題,上及宏觀的引力波、暗物質(zhì)、暗能量,下至微觀的希格斯玻色子、石墨烯,近有熱門的大數(shù)據(jù)、火星探索,遠有地球的星際沖撞之慮……本系列圖書由科普暢銷書《量子糾纏》的作者布賴恩·克萊格領銜打造,以短篇幅、精要素、趣解讀的方式深入淺出介紹人類在上述科學領域的所思(研究歷程)、所得(發(fā)展概況)、所悟(未來趨勢),讓讀者從前沿科學的諸多可能性中感受科學、了解宇宙、暢想未來。
布賴恩·克萊格(Brian Clegg),知名科普作家,畢業(yè)于劍橋大學物理系,撰寫了多本暢銷科普圖書,主題涵蓋宇宙學、無窮問題、量子理論等,如《宇宙大爆炸之前》《構(gòu)造時間機器》《萬有引力》《量子糾纏》。他的《無窮簡史》《骰子世界》均入圍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他還是《自然》《衛(wèi)報》《物理世界》等刊物的專欄作家、專題評論員。
1 膠帶里的答案
2 物質(zhì)的本質(zhì)
3 量子世界
4 新的紀元
5 其他超薄物質(zhì)
6 超薄的世界
拓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