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電子服務能力指數(shù)報告(2020)》從部委、。ㄖ陛犑校、地級市等不同層級,以政務網站、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政務APP四個服務渠道為切入點,構建政府電子服務能力測評體系,通過全樣本測評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報告了中國省、市、部委電子服務能力的水平,應用綜合指數(shù)、雙微指數(shù)、新媒體指數(shù)等復合數(shù)據展示了我國政府電子服務渠道的整合情況,進而總結獲得了電子政務服務能力建設的好實踐與案例,并分別進行深入剖析。
隨著“互聯(lián)網+”國家戰(zhàn)略的推進,“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應用持續(xù)深化,社會和公眾對政務服務的網絡化需求快速增多,期待政府能夠提供更好的用戶服務體驗。特別是,2015年7月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lián)網+”行動的指導意見》;2016年3月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把“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優(yōu)化政府服務”“推廣‘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作為“十三五”的重要工作任務,體現(xiàn)了國家對提升我國各級政府的電子政務服務能力的重視與關切。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加強互聯(lián)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作出重大戰(zhàn)略部署,指出要創(chuàng)新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明確了這一發(fā)展導向。
在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報告基礎上,本報告連續(xù)第四年以中國大陸地區(qū)(港、澳、臺除外)省、市、部委政務網站、政務微信、政務微博、政務APP四個服務渠道為切入點,構建政府電子服務能力測評體系,并通過全樣本測評獲得分析數(shù)據,用定量和定性技術與方法分析中國省、市、部委電子政務服務能力的水平,并總結得到電子政務服務能力建設的最佳實踐。
首先,從三個層面(省、直轄市、地級市),結合四種渠道(網站、微博、微信、APP)對政務服務能力、政務服務途徑、省級政務服務區(qū)間屬性、政務服務地域屬性等進行深入分析,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了中國電子政務服務的發(fā)展水平。
其次,測算省、市電子政務服務能力各項復合指數(shù)。結果顯示,省、市雙微能力指數(shù)最高,綜合指數(shù)、新媒體指數(shù)依次遞減,凸顯出我國電子政務服務渠道發(fā)展側重方向的轉變,即由傳統(tǒng)渠道向新渠道轉移。
前言
上篇 。ㄊ校┱娮臃⻊漳芰χ笖(shù)報告
一 測評體系與測評方法
(一)測評背景
(二)測評思路
(三)測評工作
二 省市政府電子服務能力指數(shù)
(一)省市政府電子服務能力指數(shù)說明
(二)省市政府政務網站服務能力指數(shù)
(三)省市政府政務微博服務能力指數(shù)
(四)省市政府政務微信服務能力指數(shù)
(五)省市政府政務APP服務能力指數(shù)
三 省市政府電子服務能力綜合指數(shù)
(一)省市政府電子服務能力綜合指數(shù)
(二)省市政府電子服務能力“雙微”指數(shù)
(三)省市政府電子服務能力“新媒體”指數(shù)
四 省市政府電子服務最佳實踐
(一)政府電子服務最佳實踐甄選
(二)省市政務網站最佳實踐
(三)省市政務微博最佳實踐
(四)省市政務微信最佳實踐
(五)省市政務APP最佳實踐
下篇 國務院部委電子服務能力指數(shù)報告
五 測評體系與測評方法
(一)測評背景
(二)工作思路
(三)指標體系
(四)測評工作
六 國務院部委電子服務渠道指數(shù)
(一)國務院部委電子服務渠道指數(shù)說明
(二)國務院部委網站服務能力指數(shù)
(三)國務院部委微博服務能力指數(shù)
(四)國務院部委微信服務能力指數(shù)
(五)國務院部委APP服務能力指數(shù)
七 國務院部委電子服務能力綜合指數(shù)
(一)國務院部委電子服務能力綜合指數(shù)
(二)國務院部委電子服務能力“雙微”指數(shù)
(三)國務院部委電子服務能力“新媒體”指數(shù)
八 國務院部委電子服務最佳實踐
(一)國務院部委電子服務最佳實踐說明
(二)國務院部委政務網站最佳實踐
(三)國務院部委政務微博最佳實踐
(四)國務院部委政務微信最佳實踐
(五)國務院部委政務APP最佳實踐
九 問題與反饋
(一)測評過程說明
(二)特殊情況處理
(三)局限與不足
(四)版權說明
(五)交流反饋
附錄1 省市政府電子服務能力測評指標
附錄2 省市政府電子服務能力測評標準
附錄3 省市政府電子服務能力樣本來源
附錄4 地級市政府電子服務能力指數(shù)
附錄5 國務院部委電子服務能力測評標準
附錄6 國務院部委電子服務能力測評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