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制是“不在場”的政制。代表制產(chǎn)生的前提,是人的自然身份和他的政治身份的分離。作為西方現(xiàn)代政治哲學的奠基人,霍布斯通過自然狀態(tài)的理論構建了這種分離,又通過代表制的理論構建將這種分離在現(xiàn)代政制中固定下來。本書*編考察了霍布斯的這一理論努力,第二編則考察了代表制在美國國體和政體中的展開。
趙曉力,1971年生,陜西千陽人,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法學學士(1993),北京大學法學碩士(1996)、法學博士(1999)。研究領域為法理學、政治哲學等。
目錄
總 序
導 言:代表與同一性
上編 代表與主權的構建
第一章 國家的畫像:霍布斯《利維坦》題圖的意圖
第二章 自然狀態(tài)是戰(zhàn)爭狀態(tài)
第三章 從民主建國到代表建國
下編 代表制在美國
第四章 歷史與自然:《獨立宣言》中的自然權利論
第五章 費城制憲會議上的原則與妥協(xié)
第六章 以代表反對民主
第七章 三權分立是制度化的黨爭
第八章 民主與多數(shù)的暴政
第九章 美國言論自由的理論基礎:自治還是代表制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