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文化也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而文學藝術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座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佛山素有陶藝之鄉(xiāng)、粵劇之鄉(xiāng)、武術之鄉(xiāng)、廣紗中心、嶺南成藥之鄉(xiāng)、南方鑄造中心、民間藝術之鄉(xiāng)、美食之鄉(xiāng)等美譽,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為佛山的文藝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和無窮的精神滋養(yǎng)。佛山又是全國重要的制造業(yè)基地,自改革開放以來,佛山的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其中涌現出來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又成為佛山文藝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寶庫。佛山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工作,重視文學藝術在城市發(fā)展中不可取代的獨特作用,近年又明確提出建設經濟強市和建設文化強市并舉,傾力打造一座人文與繁華并茂、精神與物質共享的文化導向型城市,樹立與“中國制造業(yè)一線城市”相適應、與“經濟佛山”相匹配的“文化佛山”新形象,讓“文化佛山”成為這座城市引以為傲的名片,為佛山闊步邁向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提供強大的價值引領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文學藝術是時代物質文化生活的“精神結晶”,文藝家是時代的記錄者,是人民的歌頌者。承繼嶺南傳統文脈的厚重積淀,浸潤產業(yè)勇闖奮進的改革精神,感召城市文化發(fā)展的宏偉戰(zhàn)略,佛山的文藝家們長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帶著鮮明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藝精品,有些作品在全國、全省產生了較大影響,成為城市發(fā)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進一步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在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佛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和佛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策劃了這套《佛山韻律文學藝術叢書》,旨在為歷史留下珍貴的檔案,通過這些文藝精品,讓后人感知我們這個時代奮發(fā)有為的精神內核,感知我們這座城市開拓進取的精神內核。
《佛山韻律文學藝術叢書》擬每年出版一輯,2018年分為小說、散文詩歌、文藝評論、劇本、美術、書法、攝影、民間工藝八卷,由佛山市藝術創(chuàng)作院和市文聯各協會共同組織編撰,主要收錄省級以上發(fā)表或獲獎的作品,另有部分優(yōu)秀作品經專家嚴格評審入選,力爭全面、客觀、深入反映佛山文學藝術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該叢書的出版,是佛山文藝界的一件大事,是對佛山年度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成果的一次檢閱,更是對佛山文藝工作者的高度認可。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彪S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隨著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隨著人民的需要從物質文化需求發(fā)展到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建設與文藝工作也將肩負更多使命。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粵港澳大灣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為了在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中搶占先機,佛山正在全力打造三龍灣高端創(chuàng)新集聚區(qū)。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佛山的文藝家們將繼續(x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潛心以求,勇攀高峰,打造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藝精品,進一步彰顯佛山特色、佛山風格、佛山氣派,向世界講述更多動人的佛山故事,以文化的力量塑造城市的精神家園、凝聚發(fā)展的動力,使佛山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綻放出新時代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