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揭秘了美術史上尚不為大眾所知的藝術造假事件,件件扣人心弦 。1911年,世界名畫《蒙娜麗莎》被人從巴黎的羅浮宮偷走,經過多方調查,1913年《蒙娜麗莎》又失而復得,據說,許多人認為失而復得的《蒙娜麗莎》只是一件贗品而已......1962年,來自美國的一批收藏品在渥太華國家美術館隆重展出,這些藏品包括雷諾阿、德加、凡·高、畢加索、布拉克等大畫家的畫作,共計187幅,它們的收藏者是美國名門克萊斯勒家族,然而,就在開幕式上,一個上了年紀的紳士突然聲稱,這些展品有一半以上是贗品......
在學術圈里,作者瀨木慎一被人稱為“社會派”,此次他獻給讀者的將是一部獨具個人風格的美術史專著。相信讀者讀后會掩卷而思:“誰是造假者,誰是大師,還有多少真相會大白于天下?”又或某一天當你在美術館欣賞名作時,不禁會問:“這些該不是贗品吧?”
瀨木慎一(1931-2011),日本美術評論家。畢業(yè)于日本中央大學法學院。1950年代開始參加岡本太郎、花田清輝等人創(chuàng)辦的前衛(wèi)藝術團體“夜之會”,在開展美術社會學研究的同時,他還從事西方美術的推廣普及。曾執(zhí)教于東京藝術大學,任國際美術評論家聯盟會長。東京電視臺綜藝節(jié)目《開運鑒定團》鑒定專家。著有《凡.高》《畢加索》《岸田劉生》《日本的前衛(wèi)藝術》等著作。
陸道夫,文學博士,英語語言文學教授、漢語語言文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廣州大學美國文化中心(ACC)執(zhí)行主任,深圳大學荷蘭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曾留學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修當代西方文藝思潮,英美當代小說。近年來致力于翻譯哲學史、藝術史、文化史、中華典籍等。主要譯著有《利維坦》《西方迷信傳說辭典》《亞文化:風格的意義》《人際交往的藝術》《造假者的聲望》等,翻譯字數近200萬字,人稱“譯百萬教授”。
歐麗賢,文學博士,講師。曾于日本大阪大學留學,獲文學碩士和博士學位,輔修西方美術史。在日本和國內學術刊物發(fā)表日語教育相關學術論文若干。目前任教于廣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東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