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為中國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通過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錯綜復雜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演繹了三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忠義與奸佞的沖突、豪杰與奸雄的較量、謀略與武力的斗爭……一場場刀光劍影的生死悲歡,一幅幅風云變幻的歷史畫卷,留下多少品味不盡的美談佳話!本書為改編自原著的白話文版,語言暢達,情節(jié)精彩曲折,將帶讀者領略經典的無窮魅力。
序
中外很多杰出的長者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一致公認,在年輕的時候多讀一些世界文學名著,是構建健全人格基礎的一條捷徑。
這是因為,世界文學名著是歲月和空間的凝煉,集中了智者對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閱讀它們,能夠使青少年擺脫平庸和狹隘,發(fā)現自己居然能獲取那么偉大的精神依托,于是也就在眼前展現出了更為精彩的人生可能。
同時,世界文學名著又是一種珍貴的美學成果,親近它們也就能領會美的無限魅力。美是一種超越功利、抑制物欲的圣潔理想,有幸在青少年時期充分接受過美的人,不管今后從事什么專業(yè),大多會畢生散發(fā)出美的因子,長久地保持對于丑陋和惡俗的防范。一個人的高雅素質,便與此有關。
然而,話雖這么說,這件事又面臨著很多風險。例如,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課程份量本已不輕,又少不了各種少年或是青春的游戲,真正留給課余閱讀的時間并不很多。這一點點時間,還極有可能被流行風潮和任性癖好所席卷。他們吞嚼了大量無聊的東西,不幸成了信息爆炸的犧牲品。
為此,我總是一次次焦急地勸阻學生們,不要陷入濫讀的泥淖。我告訴他們:“當你占有了一本書,這本書也占有了你。書有高下優(yōu)劣,而你的生命不可重復!蔽矣终f:“你們的花苑還非常嬌嫩,真不該讓那么多野馬來縱橫踐踏。”不少學生們相信了我,但又都眼巴巴地向我提出了問題:“那么,我們該讀一些什么書?”
這確實是廣大學者、教師和一切年長讀書人都應該承擔的一個使命。為學生們選書,也就是為歷史選擇未來,為后代選擇尊嚴。
這套“新課標經典文學名著金庫”,正是這種努力的一項成果。叢書在精選的書目上花了不少功夫,然后又由一批浸潤文學已久的作者進行縮寫。這種縮寫,既要忠實于原著,又要以淺顯簡潔的形態(tài)讓廣大青少年學生能夠輕松地閱讀,快樂地品賞。有的學生讀了這套叢書后發(fā)現自己最感興趣的是其中哪幾部,可以再進一步去尋找原著。因此,它們也就成了進一步深入的橋梁。
除了青少年讀者之外,很多成年人也會喜歡這樣的叢書。他們在年輕時也可能陷入過盲目濫讀的泥淖,也可能穿越過無書可讀的旱地,因此需要補課。即使在年輕時曾經讀得不錯的那些人,也可以通過這樣的叢書來進行輕快的重溫。由此,我可以想象兩代人或三代人之間一種有趣的文學集結。家長和子女在同一個屋頂下圍繞著相同的作品獲得了共同的人文話語,實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特此推薦。
余秋雨
閆仲渝,資深兒童閱讀推廣人,多年致力于兒童圖書研究,熟知兒童心理,對各年齡段兒童閱讀需求了解深刻,在少兒圖書策劃和編寫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曾執(zhí)行主編過《中國學生成長必讀書》、《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小小故事王》等暢銷少兒讀物。
第 一 回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
鞭督郵張飛鬧館驛
第 二 回
送金珠李肅說呂布
獻寶刀曹操謀董卓
第 三 回
虎牢關三英戰(zhàn)呂布
建章殿孫堅得玉璽
第 四 回
王允巧使連環(huán)計
董卓大鬧鳳儀亭
第 五 回
曹孟德移駕許都
孫伯符平定江東
第 六 回
呂布射戟解紛爭
曹操煮酒論英雄
第 七 回
美髯公輾轉尋兄長
劉關張聚義會古城
第 八 回
孫仲謀坐領江東
曹孟德鏖兵官渡
第 九 回
敗汝南劉備投荊州
平四州曹操定河北
第 十 回
劉備用計破曹仁
徐庶走馬薦諸葛
第 十 一 回
劉玄德三顧茅廬
諸葛亮決策隆中
第 十 二 回
荊州城劉琦三求計
博望坡孔明初用兵
第 十 三 回
諸葛亮火燒新野
劉玄德攜民渡江
第 十 四 回
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 十 五 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 十 六 回
諸葛亮草船借箭
黃公覆軍帳受刑
第 十 七 回
三江口周瑜縱火
華容道關羽釋曹
第 十 八 回
曹操大宴銅雀臺
孔明氣死周公瑾
第 十 九 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tǒng)
張翼德義釋嚴顏
第 二 十 回
孔明定計金雁橋
張飛大戰(zhàn)葭萌關
第 二 十 一 回
關云長赴會為荊州
曹孟德揮師平漢中
第 二 十 二 回
曹孟德斜谷退兵
劉玄德漢中稱王
第 二 十 三 回
呂子明計襲荊州
關云長敗走麥城
第 二 十 四 回
傳遺命曹操歸天
雪弟恨劉備興兵
第 二 十 五 回
陸伯言火燒連營
諸葛亮巧布八陣
第 二 十 六 回
劉先主遺詔托孤兒
漢丞相安居平五路
第 二 十 七 回
征南寇丞相七擒七縱
抗天兵蠻王屢戰(zhàn)屢敗
第 二 十 八 回
遭反間司馬懿歸田
伐中原諸葛亮上表
第 二 十 九 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撫琴擺空城
第 三 十 回
諸葛亮上表北伐
司馬懿入寇西蜀
第 三 十 一 回
司馬懿智占九浮橋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第 三 十 二 回
東興郡丁奉破胡遵
鐵籠山姜維困司馬
第 三 十 三 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鄧鏖戰(zhàn)斗智謀
第 三 十 四 回
入西川二士爭功
降孫皓三國歸晉
《三國演義》讀后感
在三國的戰(zhàn)場上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