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個講壇,創(chuàng)辦11年,舉辦24000多場講座,直接聽眾約達580萬人,實屬不易。這就是上海市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主辦,全市各區(qū)縣、各單位支持、協(xié)辦的東方講壇。東方講壇以“普及社科知識,服務大眾”為宗旨,堅持邀請名家,面向基層、宣講普及人文社科知識,做得風生水起,如種子,像清泉,撒向這個城市的四面八方。東方講壇因此成為具有上海特色的社會公益性文化品牌。
講壇總有休止的時候,可是若那些精彩的演講、閃光的思想、宏大的智慧、厚積薄發(fā)的創(chuàng)作,隨話音的落下而消逝,豈非可惜。除了音頻保存以外,我們想到了文字。這不是簡單的錄制或刪減,而是一種再創(chuàng)作,是知識的沉淀、思想的延續(xù)。這對未曾有緣聽講的讀者,也是一種補償。
用心做好社會科學普及工作,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它不僅可以普及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常識,消除發(fā)展中國家人們的浮躁不安與歧見,還可以普遍提高公民素養(yǎng),給全面小康社會增加道德文化含量?梢哉f,這是我們這個城市走向現(xiàn)代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項建設。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本叢書一定會洋洋大觀,成為社科界乃至全社會的一筆可觀的財富。
秦紹德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