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讀人群 :對鬼文化感興趣的年輕讀者、作者粉絲 鬼魂,是延伸的人性,是曲折的人心
從微觀視角切入,品評鬼世界的愛恨情仇
野史筆記中的鬼怪故事與幽冥世界里的人間情味互為映照,余味無窮
作者以偵探般的眼光爬梳典籍,搜羅異事,講述了一個可悲可笑、可怕可愛的鬼魂世界
都說世間無,卻道心中有
所謂見鬼,見的是幽暗的人性與曲折的人心
一場幽冥世界的拼圖游戲
一幅幽明互通的新鬼趣圖
鬼故事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文學作品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作者用生動的筆法和旁征博引的考據(jù),將其中的關鍵元素進行系統(tǒng)化整理,令讀者洞窺光怪陸離的幽冥世界,為讀者全面深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這本小冊子是我閱讀志怪筆記的一些零星隨感,五六年間陸續(xù)在自己做的微信公號“有鬼”(現(xiàn)更名為“天下無鬼”) 發(fā)布,沒想到竟然有機會出版,幸何如之。
十多年前,我斷斷續(xù)續(xù)讀了一些中國古代志怪小說,驚嘆于古人對談神論鬼無窮無盡的熱情。那些作者顯然相信幽冥世界的存在,甚至可以說,他們認為人類每天都生活在人鬼雜處的世界里(當然也包括神、仙、精怪)。可是,他們中很少有人會向我們描述那個世界的整體情況,或者介紹那個世界運轉的基本規(guī)則。除了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偶爾會有一些思考,其余的人似乎很有默契地遵守關于那個世界的一些傳統(tǒng)(家法),卻很少向讀者說明。也許,在他們看來,這些“ 一般知識”無須深究。在佛教或道教經典中,有大量關于幽冥世界的描述,但總感覺過于精致了。就像《周禮》,雖然展示了一幅完善的國家典章制度畫面,但我們卻不能簡單地認為那就是周代制度的實際情況。有時我翻閱《云笈七簽》和《法苑珠林》,其中對冥界的描述,繁復得有些疊床架屋,很難想象這對一兩千年前的普通民眾了解幽冥世界能有多大幫助。
學者面對的幽冥世界,大概也是如此。無論在歷史還是文學的研究中,幽冥世界一般是作為研究對象的背景出現(xiàn)的。學者的研究往往是通過某些特定信仰的興起、發(fā)展、流傳乃至規(guī)訓,來說明陽間社會的狀況?墒俏覀儗@一背景本身的認識,卻有點模糊或零碎。比如,我們知道有閻羅王、判官、牛頭馬面這些冥官和陰差,也能從文獻中梳理其源流?墒侨粑覀兿朊枋鲎鳛檎w的幽冥世界,比如那里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就會有點困難。
我想做的,就是將志怪小說中關于幽冥世界的不同元素分門別類地找出來,像做拼圖游戲一樣,盡力拼出一幅那個世界的整體圖景。換句話說,我是把志怪小說看作民族志的材料,將那個原本在人們想象中的幽冥世界描繪出來。進一步說,本書不只是描述一種整體圖景,還試圖了解這一圖景是怎么一步步層累而變得完整的,這個過程所表達的就是
敘事元素背后的更廣闊的人文與歷史。這第一份草圖,就是《關于鬼世界的九十五條論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