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傳播與網絡善治/博士生導師學術文庫》在“網絡善治”的大框架下,聚焦社交媒體的治理,具體分為“微傳播研究”、“微治理探微”和“微政務創(chuàng)新”三部分,分別探討微博傳播的特性、微博治理的“中國經驗”以及微博平臺上政務微博的功能與創(chuàng)新。文集的核心內容是第二部分的“微治理”,具體探討新浪微博的社區(qū)委員會制度的“善治”實踐,旨在為互聯(lián)網全球治理中的微博管理提供“中國經驗”。所謂“善治”(good governence),指的是使公共利益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善治的本質特征在于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一種新型關系。
第一部分 微傳播研究
傳播科技異化與新聞事件的異化機制
微博突發(fā)性事件輿論傳播演變及引導策略
——以“重慶公交墜江”事件為例
微博用戶勞動及異化
“微時代”新聞傳播的“合理使用”與傳播權益
——以“甘柴劣火”為例
微博“善治”視域下災難報道中主流媒體的角色擔當
——以四川涼山州木里縣森林火災事件為例
“裸奔”“特服”“大眾消費”
——微傳播的三個特點
第二部分 微治理探微
未來媒體形態(tài)的三個維度
社交媒體投訴機制下的“善治”實踐
——微博社區(qū)委員會工作機制的研究視角
社交媒體合作治理的路徑與困境
——新浪微博的個案分析
微傳播中的網絡謠言現象與“善治”路徑研究
——以微博“上饒小學生被殺案”為例
“微傳播”時代國際網絡謠言治理:對策與趨勢
打擊網絡謠言、假新聞——微博的探索實踐
論網絡道德審判的正當界限
第三部分 微政務創(chuàng)新
媒體對公共政策過程影響研究綜述:“傳統(tǒng)媒體”框架的失靈與“社交媒體”框架的缺失
視覺建構:政務微博視頻新聞中的“社會圖景”
以柔克剛:政務新媒體的柔性傳播特點及其“善治”可能
論新媒體誠信的制度邏輯
微博助力打造縣級融媒體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