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dǎo)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fā)展農(nóng)工商等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運動。這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對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書全面深入論述了戊戌變法的背景、經(jīng)過、結(jié)果及其意義和教訓(xùn)。尤其對其在中國歷史上所起的積極意義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有作者獨特的見解。
邵循正(1909年—1972年),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國歷史學家。在蒙古史研究方面有杰出貢獻。曾先后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主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近代史教研室主任。邵循正在中國近代史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主要著作除《中法越南關(guān)系始末》外,與翦伯贊、胡華合著有《中國歷史概要》,與陳慶華合著有《中國史綱要》第四冊,學術(shù)論文已編入《邵循正歷史論文集》。
上 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的背景 003
維新派的產(chǎn)生和變法運動的高漲 016
戊戌變法的經(jīng)過 032
政變發(fā)生和改良主義運動的失敗 039
戊戌變法的意義和教訓(xùn) 042
下 戊戌維新運動的積極意義
戊戌維新運動的性質(zhì)和意義 047
作為一個救亡運動的維新運動 051
維新運動作為一個文化思想上的
革新運動 061
維新運動作為一場階級斗爭 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