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論是涉及許多學科領域的交叉性、邊緣性課題,從嚴格的邏輯悖論到寬泛理解的類悖論現(xiàn)象,悖論幾乎存在于人類理智所及的任何領域,其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已成為學界共識。本書提出并論證了對推進當前悖論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一些觀點,深刻闡明了悖論作為嚴肅的學術主題的理論機制;谶@些認識,本書就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悖論進行了梳理,其中既涉及古希臘時期即已出現(xiàn)的芝諾悖論,又包括居于當今前沿領域的關于合理行動與合理置信等主題的悖論?紤]到其獨特價值,本版還新增了探討道德悖論的專題。結合學界已有成果,對諸多經(jīng)典悖論如模糊悖論、羅素悖論、說謊者悖論等進行了研討,并就悖論與真理、矛盾等問題的關聯(lián)進行了系統(tǒng)把握。全書各章有針對性地列出了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及推薦讀物,試圖激發(fā)讀者就相關理論觀點進行深入思考,鼓勵讀者合理懷疑。
關于作者
塞恩斯伯里(RMSainsbury),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現(xiàn)任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語言哲學、心靈哲學、形而上學及弗雷格、羅素、休謨的思想等,F(xiàn)為英國人文和社會科學院院士、倫敦國王學院院士、牛津科珀斯·克里斯蒂(Corpus Christi)學院榮譽院士。曾任倫敦國王學院蘇珊·斯特賓(Susan Stebbing)哲學教授,《心靈》雜志編委(1990—2000)。主要學術著作有:《羅素》(Russell,1979/1985)、《悖論》(Paradox, 1988/1995/2009)、《邏輯形式》(Logical Forms, 1991/2000)、《背棄弗雷格》(Departing from Frege, 2002)、《沒有指稱對象的指稱》(Reference Without Referents, 2005/2007)、《虛構與虛構主義》(Fiction and Fictionalism, 2009)、《如何思考非存在之物?》(Thinking about Things, 2018)。
關于譯者
劉葉濤,河北滄州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xiàn)任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現(xiàn)代邏輯與邏輯哲學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基金項目多項,出版專著或譯著6部,發(fā)表學術論文或譯文60余篇,獲教育部人文社科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金岳霖學術獎等多個獎項。
雒自新,山西朔州人,南京大學哲學博士,浙江大學博士后,現(xiàn)任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與哲學系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現(xiàn)代邏輯與邏輯哲學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基金項目多項,發(fā)表學術論文或譯文20余篇,獲教育部人文社科獎、金岳霖學術獎等多個獎項。
馮立榮,寧夏青銅峽人,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xiàn)任吉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現(xiàn)代邏輯與邏輯哲學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基金項目多項,出版譯著2部,發(fā)表學術論文10余篇。
目 錄
第 3 版前言 1
導言 1
推薦讀物 3
第 1 章 芝諾悖論: 空間、 時間和運動
1.1 導語
1. 2 空間
………………………………………………………………… 5
………………………………………………………………… 7
1. 3 跑道 13
1. 4 再談跑道 17
1.5 阿克琉斯和烏龜 22
1. 6 飛矢 23
推薦讀物 24
第 2 章 道德悖論
2.1 消除犯罪 26
2. 2 福禍相依 32
2. 3 不必抱歉 36
2.4 道德兩難 40
推薦讀物 46
第 3 章 模糊性: 關于堆的悖論
3.1 連鎖悖論: 預備知識 47
3. 2 連鎖悖論: 一些選擇 54
3. 3 接受結論: 昂格爾的觀點 56
3. 4 拒斥前提: 認知理論 58
2 悖論 ( 第 3 版)
3. 5 拒斥前提: 超賦值 60
3.6 拒斥推理過程: 真的程度 66
3. 7 模糊對象? 74
推薦讀物 78
第 4 章 合理行動
4.1 紐科姆悖論 82
4.2 囚徒困境 98
推薦讀物 104
第 5 章 合理置信
5.1 確證悖論
5. 1. 1 背景
………………………………………………………… 106
………………………………………………………… 106
5. 1. 2 渡鴉悖論
5. 1. 3 “ 綠藍”
…………………………………………………… 112
…………………………………………………… 116
5. 2 意外考試 127
5.3 意外考試修正版 130
5. 4 知道者 135
推薦讀物 141
第 6 章 類和真理
6. 1 羅素悖論 145
6.2 說謊者: 語義缺陷 150
6. 3 根基和真 153
6. 4 強化的說謊者 156
6. 5 層級 158
6. 6 自我指稱 162
6. 7 索引性 163
6. 8 索引性循環(huán) 165
6.9 比較: 羅素悖論和說謊者悖論有多么相似? 168
目 錄
3
推薦讀物 172
第 7 章 悖論是可以接受的嗎?
7.1 矛盾推出一切 178
7. 2 一個既真又假的句子不會包含任何可以理解的內(nèi)容 179
7. 3 三對范疇 180
7. 4 否定 183
7. 5 假和不真 185
推薦讀物 187
附錄一: 更多的悖論 189
附錄二: 對正文一些問題和附加悖論的評論 199
參考文獻 204
索引 216
譯后記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