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尺牘選本研究》除緒論之外,共有八個章節(jié):緒論部分為總論,說明清初尺牘選本存在的現(xiàn)狀,揭示其蘊含的價值以及目前學術(shù)界對此研究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等;第一章重點說明清初尺牘選本之所以流行的各種因素,清初尺牘選本承襲了晚明以來尺牘與尺牘選本盛行的風氣,明末清初特定時期形成各種社會思潮也對之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清初特殊的遺民氛圍、書籍市場的興盛等因素也造就了清初尺牘選本刊刻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第二章至第五章為各尺牘選家與各種尺牘選本的分論,主要以李漁與他的三種尺牘選本、周亮工與《尺牘新鈔》三選、汪淇與《分類尺牘新語》三編、陳枚與《寫心集》二集、黃容、王維翰與《尺牘蘭言》、王元勛、程化騄《名人尺牘選》和張潮《尺牘偶存》、《尺牘友聲》等為研究對象,考證、分析各種選本的編選動機、編選理念、成書過程以及版本流傳等;第六章從各選本稿件搜集的角度研究清初各尺牘選本的稿件來源渠道與時空分布特點;第七章著重從整體角度研究以周亮工、李漁、汪琪等文人兼書商為代表的清初士人尺牘文學觀念,分析他們對于尺牘文體的認知,他們對尺牘分類的觀念以及他們對于尺牘評點、刪節(jié)的原則和方法;第八章則是從尺牘選本“存人”、“存文”的文獻資料價值出發(fā),以舉隅的形式初步考證一些士人的遺佚文獻,以說明其文獻價值之一斑。
緒論
一、尺牘與清初尺牘選本
二、清初尺牘選本蘊藏的價值
三、清初尺牘選本研究現(xiàn)狀與趨勢
第一章 清初尺牘選本盛行之因
第一節(jié) 晚明尺牘小品興盛是清初尺牘選本興起的先聲
第二節(jié) 清初思潮與尺牘選本的形成
第三節(jié) 清初尺牘選本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第二章 李漁與其尺牘選本
第一節(jié) 《尺牘初征》
第二節(jié) 《尺牘二征》
第三節(jié) 《古今尺牘大全》
第三章 周亮工與《尺牘新鈔》三選
第一節(jié) 《尺牘新鈔》三選之編纂動機
第二節(jié) 《尺牘新鈔》三選成書過程
第三節(jié) 編選標準與版本
第四章 汪淇與《分類尺牘新語》三編
第一節(jié) 《分類尺牘新語》三編主要編選者
第二節(jié) 《分類尺牘新語》三編編選動機與成書過程
第三節(jié) 《分類尺牘新語》三編體例與版本
第五章 陳枚與《寫心集》二集及其他尺牘選家、選本
第一節(jié) 陳枚與《寫心集》二集
第二節(jié) 黃容、王維翰與《尺牘蘭言》
第三節(jié) 王元勛、程化與《明人尺牘選》
第四節(jié) 張潮與《友聲》《尺牘偶存》
第六章 清初尺牘選本的稿件來源
第一節(jié) 稿件來源的時間維度
第二節(jié) 稿件來源的地域維度
第三節(jié) 稿源渠道
第七章 清初尺牘選本視域下的尺牘認知
第一節(jié) 尺牘選家視野下的尺牘體認
第二節(jié) 尺牘目類觀
第三節(jié) 尺牘刪節(jié)、評點觀
第八章 清初尺牘選本的資料價值舉隅
第一節(jié) 舉隅之一——胡介遺佚尺牘
第二節(jié) 舉隅之二——杜溶遺佚尺牘
第三節(jié) 舉隅之三——陸進遺佚尺牘
第四節(jié) 舉隅之四——紀映鐘遺佚尺牘
第五節(jié) 舉隅之五——其他遺佚尺牘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