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 言……………………………………………………………………………………………1
緒? 論……………………………………………………………………………………………1
一、“孔子儒學與早期中國的關系”研究的意義…………………………………………6
二、相關研究現(xiàn)狀的回顧與分析………………………………………………………… 10
三、本文研究的條件與方法……………………………………………………………… 13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創(chuàng)新………………………………………………………… 19
上 篇 孔子以前的中國社會與孔子學說
第一章? “禮壞樂崩”:孔子思想學說的緣起……………………………………………… 31
一、社會“失范”:孔子學說的社會背景…………………………………………………32
二、學術下移:孔子學說形成的文化背景… …………………………………………… 41
三、春秋之世:孔子學說的現(xiàn)實機緣… ………………………………………………… 52
第二章? “明王之道”:孔子拯救時弊的法寶………………………………………………… 68
一、“難言”的“上世之傳”……………………………………………………………… 69
二、“三代之英”與“識記之書”… …………………………………………………… 83
三、原始儒家與“明王”之道… ……………………………………………………… 100
中 篇 孔子的社會政治實踐與孔子學說
第三章? “窮達以時”:孔子思想學說的高度……………………………………………… 119
一、孔子思想的初步形成…………………………………………………………………120
二、孔子為政實踐及其學說的檢驗……………………………………………………… 134
三、孔子思想認識的深化… …………………………………………………………… 149
第四章? “有恥且格”:孔子思想學說的境界……………………………………………… 163
一、天人合一:“天道”“人情”之思…………………………………………………… 164
二、與時偕極:“率性”與“修道”… ………………………………………………… 177
三、以人為本:從“人情”到“人義”… …………………………………………… 190
下 篇 戰(zhàn)國時代對孔子學說的檢驗與發(fā)展
第五章? 孔門后學對孔子學說的發(fā)展………………………………………………………207
一、孔子弟子尊崇孔子學說…………………………………………………………… 208
二、孔子弟子弘揚孔子學說… ……………………………………………………… 219
三、孔子后學發(fā)展孔子學說… ………………………………………………………… 233
第六章? 六國之世孔子學說影響的擴大……………………………………………………249
一、從出土文獻材料看儒學的傳布……………………………………………………250
二、從秦人與儒學的關系看戰(zhàn)國儒學… …………………………………………… 259
三、戰(zhàn)國的社會離亂與儒學的經(jīng)世品格… ………………………………………… 267
結語……………………………………………………………………………………………277
一、儒學是深深扎根于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的“大成”智慧………………………………278
二、儒學的生命力在于具“天地之美”“萬物之理”……………………………… 280
三、儒學在其形成之初就已得到社會的檢驗與認證…………………………………283
主要參考文獻 …………………………………………………………………………………286
后記……………………………………………………………………………………………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