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大學通識教育教材。本書共有15講,包括:美與美學、藝術是什么、模仿、表現、形式、藝術界、藝術自主性、藝術的終結、藝術觀念的現代轉型、 藝術的現代性與后現代性、趣味與時尚、日常生活審美化、文化記憶與懷舊、視覺文化與圖像景觀、審美身體景觀。本書既可作為大學通識課的教材,也適合一般社會讀者閱讀。
序一(高建平) I
序二(季水河) V
引 語 1
一講 美與藝術 9
一、 何為美 10
二、 何為美學 16
三、 何為藝術 22
四、 何為藝術品 28
二講 模仿/再現/表征 35
一、 模仿/再現的內涵演變 36
二、 主體的缺席與在場 41
三、 模仿/再現的合理性反思 43
四、 從再現到表征 47
三講 表現 51
一、 表現內涵釋義 52
二、 表現說的理論流變 54
三、 表現說的經驗依據 59
四講 形式 63
一、 形式內涵釋義 64
二、 形式美學之濫觴 65
三、 從荷加斯到黑格爾 67
四、 有意味的形式 70
五、 語言與形式美學 71
六、 生命形式與新感性形式 74
五講 藝術自主性 79
一、 藝術自主性的闡釋路徑 80
二、 為藝術而藝術 84
三、 藝術自主性與社會批判 87
四、 藝術自主性的悖論 89
六講 藝術的終結 93
一、 哲學話語中的藝術終結 94
二、 敘事話語中的藝術終結 97
三、 后現代話語中的藝術終結 101
四、 藝術終結論的反思 105
七講 何時為藝術 109
一、 藝術定義的困境 110
二、 藝術觀念的現代轉型 113
三、 藝術觀念轉型的反思 117
四、 藝術轉型中的技術崇拜 119
八講 現代性/后現代性 123
一、 現代性的張力 124
二、 審美現代性 130
三、 現代主義藝術 133
四、 后現代性 136
五、 后現代主義藝術 139
九講 距離 145
一、 距離與審美非功利 146
二、 距離與文本能指前置 149
三、 距離與時空壓縮 151
四、 距離與審美救贖 154
五、 距離與后現代藝術 156
十講 速度 161
一、 啟蒙敘事下的速度話語 162
二、 審美敘事下的速度話語 166
三、 技術敘事下的速度話語 170
四、 審美文化中的速度體驗 174
十一講 時尚 179
一、 時尚的階級區(qū)分性 180
二、 時尚的集體選擇性 184
三、 時尚生產的輪回之秘 186
四、 時尚的新奇魅惑 188
五、 時尚的趣味二律悖反 191
十二講 先鋒派藝術 195
一、 先鋒派藝術的緣起 196
二、 先鋒派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對抗 200
三、 先鋒派藝術的先鋒性 202
十三講 現代人形象 209
一、 現代人形象的出現 210
二、 陌生人與憂郁棲居者 212
三、 虛空人 216
四、 單向度人 221
五、 閑逛者與浪蕩子 224
十四講 身體景觀 231
一、 身體的歷史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