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外大學采用的計算機基礎課教材,適合偏文科和商科大學的計算機導論課或公共課使用。本書涉及了計算機科學的諸多方面,包含計算機相關知識,就像一部百科全書一樣便于讀者學習,增強讀者對計算機科學的興趣,為今后的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書在內容安排上既體現(xiàn)了計算機科學的廣度,又兼顧了相關主題的深度,同時緊跟當前的技術發(fā)展趨勢,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學用書。
21世紀的大學畢業(yè)生應該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能夠高效地解決快速發(fā)展的數(shù)字技術所帶來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法律問題。
如今,學生通過各種數(shù)字設備獲得的知識并不系統(tǒng)。本書會幫助學生建立起組織這些知識的框架,并為學生理解新概念打下基礎,這對我們在數(shù)字世界中的職業(yè)生涯和生活方式至關重要。
徹底的修改。本書進行了修改和更新以便提升學習效率,并介紹了如今使用的各種數(shù)字設備。本書重點關注覆蓋現(xiàn)代生活的連接性和保護它所必需的安全性。
針對性的學習指導。這本屢獲殊榮的教材為主動學習提供了針對性的學習指導,可以讓學生成功參與其中。本書使用了Mindtap數(shù)字平臺,提供了互動反饋和新的合作機會,學生會從中受益良多。
有條理的閱讀。簡潔的段落和清晰的表述方式有助于學生把握概念并學習如何閱讀專業(yè)資料。
保持記憶。什么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記筆記抑或復習?據(jù)研究,學生僅通過回憶他們閱讀、看到或聽到的資料就能夠高效地學習。這就是本書提供連續(xù)測驗的原因。書中幾乎每一頁上都有快速檢測,這些檢測能幫助學生在閱讀或之后復習時回憶起關鍵概念。各節(jié)末尾的快速測驗則有助于鞏固學習成果。
實踐。本書提供了大量的實踐信息,包括如何使用應用、如何管理文件、如何創(chuàng)作內容、如何配置安全軟件等。試一試這種貫穿全書的實踐向學生展示了如何將概念快速應用到現(xiàn)實世界中去。
對社交媒體的新探索。當然,學生會使用社交媒體,但是他們真的熟悉社交媒體蜂巢、地理位置和社會關系圖等底層概念嗎?他們跟上知識共享和知識產權概念的步伐了嗎?他們能辨別虛假新聞嗎?他們理解在線身份、隱私和名譽管理的重要性了嗎?第5章提供了對社交媒體的全新探索方式,在深入研究概念的同時,也提供了實用的技巧。
最新的技術。數(shù)字技術正在快速演變。本書讓學生了解樹莓派、3D打印機、智能應用、lightning端口、USB-C、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磁力傳感器、Mac OS、Windows 10、虛擬現(xiàn)實頭盔、Microsoft Edge、虛擬機管理程序、雙重認證、鎖定勒索軟件等最新技術,且不止于此。
編程實踐章節(jié)。使用Python編程提供了高度交互化的編程活動,使得學生無須任何編程經驗就可以進入程序的世界。Python是一種易于學習的語言,支持過程化和面向對象的編程。
帶插圖的表述。在學習過程中精心插入了流行的插圖,為理解技術概念提供了重要的可視化輔助工具。
瓊·詹姆里奇·帕森斯(June Jamrich Parsons) Parsons博士擁有20多年的大學任教經歷,并于1995年獲得ICCP認證。她于1992年開始編寫并創(chuàng)建教育軟件,目前是Veative VR Labs的內容總監(jiān),以及MediaTechnics公司的作者兼執(zhí)行戰(zhàn)略家。她于2017年獲得Franklin Silverman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她在創(chuàng)作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對其他作家的支持和服務。她還是《Practical Computer Literacy》《Practical PC》《Practical Microsoft Office》《Practical Open Source Office》等書的聯(lián)合作者,并曾獲得卓越教材獎。
出版者的話
譯者序
前言
作者寄語
第1章 數(shù)字化基礎 1
第2章 數(shù)字設備 12
2.1 A部分:設備基礎 12
2.1.1 計算機 13
2.1.2 電路和芯片 15
2.1.3 組件 17
2.1.4 維護 18
2.1.5 快速測驗 21
2.2 B部分:設備選擇 21
2.2.1 企業(yè)計算機 21
2.2.2 個人計算機 22
2.2.3 利基設備 24
2.2.4 選擇數(shù)字設備 25
2.2.5 快速測驗 29
2.3 C部分:處理器和內存 29
2.3.1 微處理器 30
2.3.2 處理器是如何工作的 32
2.3.3 性能 34
2.3.4 隨機存取存儲器 36
2.3.5 只讀存儲器 38
2.3.6 快速測驗 39
2.4 D部分:存儲 39
2.4.1 存儲基礎 40
2.4.2 磁存儲技術 41
2.4.3 光存儲技術 43
2.4.4 固態(tài)存儲技術 44
2.4.5 云存儲 46
2.4.6 備份 47
2.4.7 快速測驗 51
2.5 E部分:輸入和輸出 51
2.5.1 附加工具 51
2.5.2 擴展端口 52
2.5.3 藍牙 55
2.5.4 設備驅動程序 56
2.5.5 顯示設備 56
2.5.6 打印機 60
2.5.7 物聯(lián) 62
2.5.8 自動駕駛 64
2.5.9 快速測驗 65
第3章 網絡 66
3.1 A部分:網絡基礎 66
3.1.1 通信系統(tǒng) 67
3.1.2 通信信道 68
3.1.3 網絡拓撲結構 71
3.1.4 網絡節(jié)點 73
3.1.5 通信協(xié)議 75
3.1.6 快速測驗 76
3.2 B部分:因特網 76
3.2.1 背景 77
3.2.2 因特網基礎設施 78
3.2.3 包 80
3.2.4 因特網地址 82
3.2.5 域名 84
3.2.6 快速測驗 88
3.3 C部分:因特網接入 88
3.3.1 連接基礎 88
3.3.2 有線電視因特網服務 92
3.3.3 電話網絡因特網服務 93
3.3.4 衛(wèi)星因特網服務 95
3.3.5 移動寬帶服務 96
3.3.6 Wi-Fi熱點 98
3.3.7 快速測驗 99
3.4 D部分:局域網 99
3.4.1 局域網基礎 100
3.4.2 以太網 101
3.4.3 Wi-Fi 103
3.4.4 配置你自己的網絡 104
3.4.5 網絡監(jiān)控 109
3.4.6 物聯(lián)網 110
3.4.7 快速測驗 112
3.5 E部分:文件共享 112
3.5.1 文件共享基礎 112
3.5.2 訪問局域網文件 113
3.5.3 共享你的文件 116
3.5.4 基于因特網的共享 118
3.5.5 Torrent 119
3.5.6 快速測驗 122
第4章 萬維網 123
4.1 A部分:萬維網基礎 123
4.1.1 萬維網概述 124
4.1.2 演變 125
4.1.3 網站 126
4.1.4 超文本鏈接 127
4.1.5 URL 129
4.1.6 快速測驗 133
4.2 B部分:瀏覽器 133
4.2.1 瀏覽器基礎 134
4.2.2 定制 137
4.2.3 瀏覽器緩存 140
4.2.4 快速測驗 144
4.3 C部分:HTML 144
4.3.1 HTML基礎 145
4.3.2 HTML編輯器 147
4.3.3 CSS 149
4.3.4 動態(tài)網頁 151
4.3.5 創(chuàng)建網站 152
4.3.6 快速測驗 155
4.4 D部分:HTTP 155
4.4.1 HTTP基礎 155
4.4.2 cookie 157
4.4.3 HTTPS 160
4.4.4 快速測驗 162
4.5 E部分:搜索引擎 162
4.5.1 搜索引擎基礎 162
4.5.2 制定搜索 167
4.5.3 搜索隱私 169
4.5.4 使用基于萬維網的源材料 171
4.5.5 快速測驗 172
第5章 社交媒體 173
5.1 A部分:社交網絡 173
5.1.1 社交媒體基礎 174
5.1.2 社交網絡的演變 176
5.1.3 社交網絡基礎 177
5.1.4 地理社交網絡 178
5.1.5 社交網絡分析 181
5.1.6 快速測驗 183
5.2 B部分:內容社區(qū) 183
5.2.1 演變 184
5.2.2 媒體內容社區(qū) 185
5.2.3 知識產權 187
5.2.4 知識共享 189
5.2.5 快速測驗 191
5.3 C部分:博客及其他 191
5.3.1 博客 192
5.3.2 微博 194
5.3.3 維基 196
5.3.4 快速測驗 199
5.4 D部分:在線通信 199
5.4.1 通信矩陣 199
5.4.2 電子郵件 200
5.4.3 在線聊天 205
5.4.4 網絡協(xié)議通話和視頻技術 206
5.4.5 快速測驗 208
5.5 E部分:社交媒體價值觀 208
5.5.1 身份 208
5.5.2 聲譽 210
5.5.3 隱私 212
5.5.4 快速測驗 215
第6章 軟件 216
6.1 A部分:軟件基礎 216
6.1.1 基本要素 217
6.1.2 分發(fā) 219
6.1.3 軟件許可證 221
6.1.4 假冒和盜版軟件 224
6.1.5 快速測驗 225
6.2 B部分:操作系統(tǒng) 226
6.2.1 操作系統(tǒng)基礎 226
6.2.2 Microsoft Windows 229
6.2.3 Mac OS 232
6.2.4 iOS 234
6.2.5 安卓 235
6.2.6 Chrome OS 236
6.2.7 Linux 236
6.2.8 虛擬機 237
6.2.9 快速測驗 239
6.3 C部分:應用程序 239
6.3.1 Web應用程序 239
6.3.2 移動應用程序 241
6.3.3 本地應用程序 242
6.3.4 卸載軟件 245
6.3.5 快速測驗 247
6.4 D部分:生產力軟件 247
6.4.1 辦公套件基礎 247
6.4.2 文字處理 248
6.4.3 電子表格 251
6.4.4 數(shù)據(jù)庫 254
6.4.5 演示 256
6.4.6 快速測驗 257
6.5 E部分:文件管理實用程序 257
6.5.1 文件基礎 258
6.5.2 文件管理工具 260
6.5.3 基于應用程序的文件管理 264
6.5.4 物理文件存儲 266
6.5.5 快速測驗 268
第7章 數(shù)字安全 269
7.1 A部分:安全基礎 269
7.1.1 加密 270
7.1.2 認證 271
7.1.3 密碼 274
7.1.4 密碼管理器 277
7.1.5 快速測驗 279
7.2 B部分:惡意軟件 280
7.2.1 惡意軟件的威脅 280
7.2.2 計算機病毒 280
7.2.3 計算機蠕蟲 283
7.2.4 木馬 284
7.2.5 殺毒軟件 285
7.2.6 快速測驗 290
7.3 C部分:在線侵入 290
7.3.1 侵入威脅 291
7.3.2 0-day攻擊 294
7.3.3 NETSTAT命令 295
7.3.4 防火墻 296
7.3.5 快速測驗 299
7.4 D部分:攔截 299
7.4.1 攔截基礎 299
7.4.2 雙面惡魔 300
7.4.3 地址欺騙 301
7.4.4 數(shù)字證書破解 302
7.4.5 IMSI捕獲器 304
7.4.6 快速測驗 305
7.5 E部分:社會工程學 305
7.5.1 社會工程學基礎 306
7.5.2 垃圾郵件 307
7.5.3 網絡釣魚 310
7.5.4 域欺騙 312
7.5.5 流氓殺毒軟件 314
7.5.6 PUA 315
7.5.7 快速測驗 316
第8章 信息系統(tǒng) 317
8.1 A部分:信息系統(tǒng)基礎 317
8.1.1 企業(yè)基礎 318
8.1.2 事務處理系統(tǒng) 321
8.1.3 管理信息系統(tǒng) 323
8.1.4 決策支持系統(tǒng) 324
8.1.5 專家系統(tǒng) 326
8.1.6 快速測驗 327
8.2 B部分:企業(yè)級應用 328
8.2.1 電子商務 328
8.2.2 供應鏈管理 330
8.2.3 客戶關系管理 332
8.2.4 企業(yè)資源規(guī)劃 334
8.2.5 快速測驗 335
8.3 C部分:系統(tǒng)分析 335
8.3.1 系統(tǒng)開發(fā)生命周期 336
8.3.2 計劃階段 337
8.3.3 分析階段 341
8.3.4 文檔工具 342
8.3.5 快速測驗 345
8.4 D部分:設計和實施 345
8.4.1 設計階段 346
8.4.2 評估和選擇 348
8.4.3 應用程序規(guī)范 349
8.4.4 實現(xiàn)階段 350
8.4.5 文檔和培訓 352
8.4.6 轉換 352
8.4.7 維護階段 353
8.4.8 快速測驗 355
8.5 E部分:系統(tǒng)安全 355
8.5.1 風險中的系統(tǒng) 356
8.5.2 數(shù)據(jù)中心 356
8.5.3 災難恢復計劃 358
8.5.4 數(shù)據(jù)泄露 359
8.5.5 安全措施 361
8.5.6 快速測驗 364
第9章 數(shù)據(jù)庫 365
9.1 A部分:數(shù)據(jù)庫基礎 365
9.1.1 運行數(shù)據(jù)庫和分析數(shù)據(jù)庫 366
9.1.2 數(shù)據(jù)庫模型 370
9.1.3 快速測驗 378
9.2 B部分:數(shù)據(jù)庫工具 378
9.2.1 數(shù)據(jù)庫工具基礎 378
9.2.2 專用應用程序 379
9.2.3 文字處理軟件數(shù)據(jù)工具 381
9.2.4 電子表格數(shù)據(jù)工具 382
9.2.5 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 384
9.2.6 快速測驗 388
9.3 C部分:數(shù)據(jù)庫設計 388
9.3.1 定義字段 389
9.3.2 數(shù)據(jù)類型 392
9.3.3 規(guī)范化 393
9.3.4 排序與索引 395
9.3.5 設計交互界面 397
9.3.6 設計報表模板 399
9.3.7 快速測驗 400
9.4 D部分:結構化查詢語言 401
9.4.1 SQL基礎 401
9.4.2 添加記錄 403
9.4.3 搜索信息 404
9.4.4 更新字段 406
9.4.5 連接表 407
9.4.6 快速測驗 409
9.5 E部分:大數(shù)據(jù) 409
9.5.1 大數(shù)據(jù)基礎 409
9.5.2 大數(shù)據(jù)分析 412
9.5.3 NoSQL 413
9.5.4 快速測驗 420
第10章 編程 421
10.1 A部分:編程 421
10.1.1 編程基礎 422
10.1.2 編程計劃 423
10.1.3 編寫程序 426
10.1.4 程序測試和文檔 428
10.1.5 快速測驗 432
10.2 B部分:編程語言 432
10.2.1 語言演變 433
10.2.2 編譯器和解釋器 436
10.2.3 范式和語言 438
10.2.4 工具集 440
10.2.5 快速測驗 442
10.3 C部分:過程化編程 442
10.3.1 算法 442
10.3.2 偽代碼和流程圖 445
10.3.3 控制流 447
10.3.4 過程化應用程序 452
10.3.5 快速測驗 453
10.4 D部分:面向對象編程 453
10.4.1 對象和類 453
10.4.2 繼承 455
10.4.3 方法和消息 456
10.4.4 面向對象程序結構 459
10.4.5 面向對象應用程序 461
10.4.6 快速測驗 462
10.5 E部分:聲明式編程 462
10.5.1 聲明式范式 462
10.5.2 Prolog事實 463
10.5.3 Prolog規(guī)則 466
10.5.4 交互式輸入 468
10.5.5 聲明式邏輯 469
10.5.6 聲明式應用程序 470
10.5.7 快速測驗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