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研究當代新科技革命推動下管理變革的、兼有學術性和實踐指導性的著作。其中心議題是:如何全面認識這場變革?這是一場什么性質的變革?這場變革是否是對原有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顛覆性的變革?這場變革對企業(yè)意味著什么?為企業(yè)提供了哪些機會、提出了哪些挑戰(zhàn)?業(yè)界已經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變革是什么?有哪些成功的經驗或模式?企業(yè)如何應對各種管理變革?筆者相信,從事管理教學研究的同仁,或是從事實際管理工作的同行,都非常關注這些問題。
本書的主要學術貢獻在于:①為系統分析管理變革提供了一個理論和方法框架,包括透視企業(yè)管理全貌的管理原理4567金字塔模型,以及管理環(huán)境、管理對象、管理者、管理行為等管理要素的分析模型及參數體系;②明確提出當今世界發(fā)生的變革性質是從工業(yè)化時代向智能互聯時代轉變的歷史性變革,并從現象、趨勢、歷史回溯、時代定義依據、既有時代概念的內在聯系等方面論證了智能互聯時代概念的科學性,揭示了智能互聯的內涵、外延及其巨大動能;③針對在國內影響甚大的互聯網思維及經典管理學將被顛覆的觀點,提出要理性對待智能互聯變革對管理的影響,主張珍惜工業(yè)化時代寶貴的管理基因,用進化論思維、非均衡和相互嵌套概念再造管理學體系,系統理解和理性推動智能互聯化的管理轉型。
本書對管理實踐可能有所幫助的內容主要在于:①勾畫智能互聯化過程的管理新場景、新趨勢,歸納企業(yè)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②提供近年來企業(yè)智能互聯戰(zhàn)略、新型體制和商業(yè)模式、方法工具應用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和實踐經驗,以供企業(yè)管理者借鑒;③智能互聯是一個長期歷史過程,現階段企業(yè)面臨數字化轉型的緊迫任務,本書提供了轉型升級的規(guī)劃思路及有用的相關統計數據,并提供了一個成功轉型企業(yè)的完整故事。
學術觀點多半是探討性的,很可能是有爭論的,例如關于當前時代變革的命名、關于互聯網思維的質疑等,均存在各種不同意見。但是這些理論問題應該通過坦誠而平等的討論尋求共識,避免學界和企業(yè)界在概念和觀點的混沌世界中迷茫,甚至無所適從,目的是為了提升管理教學工作者和管理實踐者的主動性和規(guī)劃的科學性。
本書共包括6篇15章內容,全書體系設計的邏輯思路是這樣的:第一篇解決管理變革的研究方法與理論依據問題,奠定全書的基礎;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篇分別討論智能互聯時代管理環(huán)境、管理對象、管理行為和管理者等四大管理要素的特點和變化,構成一個相互呼應的閉環(huán);第五篇集中討論與智能互聯相關的理論問題及數字化轉型的規(guī)劃思路。
為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快節(jié)奏的特點和人們快閱讀的習慣,本書在結構上盡量精煉,將每章篇幅控制在1萬~15萬字之間,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利用不長的時間選擇有關章節(jié)研讀或瀏覽。讀者還可以通過圖表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這些圖表有些是筆者自己總結或整理的,有些是從國內外著名智庫公開發(fā)表的研究報告中引用的。
由于智能互聯時代管理變革是一個宏大的研究課題,涉及管理學、經濟學、系統科學、信息科技、歷史學、未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加上智能互聯變革正在快速進行中,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筍不斷出現,個人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發(fā)展節(jié)奏并不一定能吻合;更有,智能互聯變革以科技革命為主導,受限于個人科技專業(yè)知識局限性,內容及觀點或許存在不少片面性,希望讀者多多指正。
本書引用了國內外許多研究機構和學者的研究成果,有的在主要參考資料目錄中列出,有的在各章腳注中標出,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衷心感謝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給予本人直接幫助和支持的以下學者: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的張小紅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劉英驥教授、浙江大學的邢以群教授、北京郵電大學的何瑛教授、北京工商大學的何輝博士。衷心感謝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術委員會、工商管理學院及?蒲刑帉τ诒緯霭嫣峁┑臒崆橹С趾途唧w幫助,特別要感謝出版社楊玲社長、編輯部王玉榮主任及出版社編輯發(fā)行團隊的真心鼓勵和傾力支持!
由于在近三年的課題研究和撰稿過程中筆者得了焦慮抑郁癥,離開我老伴索桂榮女士的鼓勵和支持,要完成本書寫作是無法想象的,因而我將此書同時奉獻給我的老伴索桂榮女士!
2019年6月18日
第一篇管理變革的研究方法與理論依據
1管理變革的研究對象關于管理的普適性概念
11走出管理概念的叢林
12有關管理的一個普適性定義
13管理的概念模型
2管理變革的分析模型金字塔參數體系
21關于管理學體系的文獻綜述
22一個關于管理現代化研究的參數模型
23管理學體系的金字塔參數模型
3管理變革的比較基準工業(yè)化中后期的管理
31管理階段的劃分依據文獻綜述
32工業(yè)化時代管理的發(fā)展
33系統化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篇21世紀的管理環(huán)境智能互聯時代
4管理環(huán)境的研究方法及時代命名
41管理環(huán)境分析的思路與方法
42時代巨變共識與時代新概念叢林
4321世紀時代特征及其命名的理論思考
5人類社會的智能互聯時代
51廣泛的智能互聯現象
52智能互聯是推動生產方式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耦合動力
53智能互聯大趨勢
6企業(yè)面臨智能互聯的機遇和挑戰(zhàn)
61智能互聯時代企業(yè)的宏觀環(huán)境特點
62智能互聯化提供的機遇
63組織面臨智能互聯化的嚴峻挑戰(zhàn)
第三篇智能互聯視角下的管理對象
7管理對象的認識論和研究方法
71管理對象認識論
72管理對象的認知方法和分析參數
8智能互聯環(huán)境下的管理對象
81經濟分系統的特點
82技術分系統的特點
83社會分系統的特點
84生態(tài)分系統的特點
85治理分系統的特點
第四篇智能互聯管理變革動向與經驗
9智能互聯環(huán)境下經營戰(zhàn)略和經營模式的變革
91合作共贏的主流價值導向
92智能互聯主導戰(zhàn)略決策及實施
93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
10智能互聯環(huán)境下組織體制的變革
101智能互聯化推動企業(yè)制度的變革
102智能互聯助推企業(yè)運營體制的變革
103智能互聯環(huán)境下的作業(yè)體制創(chuàng)新
11智能互聯環(huán)境下管理方法與工具的變革
111業(yè)務領域智能互聯的方法與工具
112管理職能智能互聯的方法與工具
113智能互聯管理的集成應用
第五篇智能互聯展望與轉型規(guī)劃
12智能互聯變革展望與思考
121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變革
122互聯網思維的是與非
123智能互聯變革的進化性特征
13智能互聯轉型的規(guī)劃
131企業(yè)機會分析
132技術及經濟資源
133數字化轉型的目標、路徑和措施
14新春公司智能互聯轉型實例
141新春公司面臨惡劣地質條件下油氣資源開發(fā)難題
142以智能互聯思路破解企業(yè)價值創(chuàng)造難題
143新春公司智能互聯實踐的啟示
第六篇智能互聯時代的管理者
15智能互聯時代的管理者及其角色和素質
151智能互聯時代的管理者及其面臨的壓力
152智能互聯時代管理者的角色和行為轉變
153智能互聯時代對管理者素質的新要求
附錄
附錄1本書圖表總攬
附錄2與智能互聯有關的常用專用術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