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32 元
叢書名:高等教育工業(yè)設計專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
- 作者:王俊濤,肖慧 編
- 出版時間:2015/9/1
- ISBN:9787113209025
- 出 版 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B472
- 頁碼:172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作為工業(yè)設計學科的專業(yè)課程之一,集造型藝術、產品技術、制造工藝、創(chuàng)造科學、市場經濟學、管理學于一體,高度綜合工業(yè)設計專業(yè)所涉及的知識與技能、理論與實踐,形成課程整體系統(tǒng)內容。
《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共分6章,詳盡論述了工業(yè)設計程序與方法所涵蓋的知識體系,重點講述了產品改良設計程序、產品開發(fā)設計程序、產品設計的方法(包括:仿生設計法、移植設計法、替代設計法、類比設計法、組合設計法、缺點列舉設計法、特性舉例設計法、愿望滿足設計法、頭腦風暴設計法、逆向思維設計法、標準化設計法等)、產品設計的相關理論(包括:設計管理、人機工程學、設計心理學、產品符號學、設計美學、形態(tài)語意學、CAD與CAM相關理論、產品系統(tǒng)設計理論、設計評價理論等)、先進的設計理念(綠色設計、人性化設計、通用設計、民族化設計、并行工程、虛擬設計、未來設計、智能化設計、模糊化設計、概念化設計、情感化設計、體驗設計等),以及國內外企業(yè)的產品設計實際案例等內容,為學生提供一個行之有效的學習體系。
《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適合作為普通高等院校工業(yè)產品設計專業(yè)本科、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廣大從事工業(yè)產品設計的讀者閱讀參考。
第1章 緒論
1.1 概述
1.1.1 工業(yè)設計
1.1.2 程序與方法
1.1.3 學習的目的及意義
1.2 產品設計程序的一般內容
1.2.1 產品概念設計程序
1.2.2 產品改良設計程序
1.2.3 產品開發(fā)設計程序
1.3 工業(yè)設計師的基本素質要求
1.3.1 設計理論的基本要求
1.3.2 設計能力的基本要求
1.3.3 其他相關要求
第2章 產品設計的相關理論
2.1 設計管理
2.1.1 設計管理的概念
2.1.2 設計管理的范圍與內容
2.1.3 設計管理的作用
2.1.4 工業(yè)設計與產品創(chuàng)新中的設計管理
2.2 人機工程學
2.2.1 人機工程學的概念
2.2.2 人機工程學的研究內容
2.2.3 人體工程學的研究方法
2.3 設計心理學
2.3.1 設計心理學的概念
2.3.2 理論產生與發(fā)展
2.3.3 設計心理學的基本內容
2.3.4 設計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2.3.5 研究意義
2.4 產品符號學
2.4.1 “符號學”與“產品符號學”
2.4.2 符號學的淵源
2.4.3 產品符號學的特征
2.4.4 產品形態(tài)符號的表達
2.5 設計美學
2.5.1 美學
2.5.2 設計
2.5.3 設計美學
2.5.4 設計美學的特點
2.6 形態(tài)語意學
2.6.1 形態(tài)語意學
2.6.2 產品形態(tài)語意學
2.6.3 形態(tài)語意學在產品的造型設計中的應用
2.7 CAD與cAM相關理論
2.7.1 cAD與CAM的概念
2.7.2 CAD與cAM在工業(yè)設計中的應用
2.7.3 CAD與cAM的發(fā)展
2.8 產品系統(tǒng)設計理論
2.8.1 產品系統(tǒng)的定義
2.8.2 產品系統(tǒng)設計的思維方式
2.9 設計評價理論
2.9.1 設計與設計評價
2.9.2 工業(yè)設計中的設計評價
第3章 產r毛漫計明巧童
3.1 仿生設計法
3.1.1 仿生設計的含義
3.1.2 仿生設計的分類
3.1.3 仿生設計的特點
3.2 移植設計法
3.2.1 移植法的含義
3.2.2 移植法的設計方法
3.3 替代設計法
3.3.1 替代設計法的概念
3.3.2 替代設計法的分類
3.3.3 替代產品的缺點
3.4 類比設計法
3.4.1 類比設計法的含義
3.4.2 類比法的作用
3.4.3 類比法的特點
3.4.4 類比法的分類
3.5 組合設計法
3.5.1 組合設計法的含義
3.5.2 組合設計法的分類
3.6 缺點列舉設計法
3.6.1 缺點列舉設計法的含義
3.6.2 缺點列舉設計法運用要點
3.6.3 產品缺點分類方法
3.7 特性舉例設計法
3.7.1 特性舉例設計法的含義
3.7.2 特性舉例設計法的步驟
3.8 愿望滿足設計法
3.8.1 愿望滿足設計法的含義
3.8.2 愿望滿足設計法的分類
3.8.3 愿望滿足設計法的方法
3.8.4 愿望滿足設計法的程序
3.8.5 愿望滿足設計法的應用
3.8.6 愿望滿足設計法的注意事項
3.9 頭腦風暴設計法
3.9.1 頭腦風暴設計法的概念
3.9.2 頭腦風暴設計法的特點
3.9.3 頭腦風暴設計法的應用
3.10 逆向思維設計法
3.10.1 逆向思維設計法的含義
3.10.2 逆向思維設計法的分類
3.10.3 逆向思維設計法的特點
3.10.4 逆向思維設計法的注意事項
3.11 標準化設計法
3.11.1 標準化設計法的含義
3.11.2 標準化設計的內容
3.11.3 標準化設計的作用
3.11.4 標準化對象的選擇
3.11.5 產品設計標準化的原則
第4章 產品改良設計程序
4.1 產品改良設計的準備
4.1.1 產品改良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4.1.2 產品改良設計應具備的條件
4.1.3 產品改良設計的基本思路
4.2 產品改良設計的程序和方法
4.2.1 市場調研
4.2.2 資料收集和分析
4.2.3 產品設計的定位
4.2.4 優(yōu)化組合與再設計
4.2.5 方案評價與優(yōu)化
4.2.6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
4.2.7 逆向工程
4.2.8 模型(樣機)制作
4.3 產品改良設計案例分析
4.3.1 產品造型改良案例
4.3.2 產品功能改良案例
4.3.3 產品結構改良案例
4.3.4 產品材料改良案例
4.3.5 產品使用方式改良案例
4.3.6 產品適應環(huán)境改良案例
第5章 產品開發(fā)設計程序
5.1 產品開發(fā)設計的準備
5.1.1 產品開發(fā)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5.1.2 產品開發(fā)設計應具備的條件
5.1.3 產品開發(fā)設計的基本思路
5.1.4 產品開發(fā)設計的程序類別
5.2 產品開發(fā)設計的程序與方法
5.2.1 市場調研與分析
5.2.2 產品設計的定位
5.2.3 概念的產生與設計
5.2.4 造型設計與結構設計
5.2.5 樣機模型(手板)制作
5.2.6 產品方案評價
5.3 產品開發(fā)設計案例分析
5.3.1 方案定位
5.3.2 造型設計及評價優(yōu)化
5.3.3 滿意度評價
第6章 設計展望
6.1 現(xiàn)代設計思潮
6.1.1 綠色設計
6.1.2 人性化設計
6.1.3 通用設計
6.1.4 民族化設計
6.1.5 并行工程
6.1.6 虛擬設計
6.2 未來設計
6.2.1 智能化設計
6.2.2 模糊化設計
5.2.3 概念化設計
6.2.4 情感化設計
6.2.5 體驗設計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