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畫論的發(fā)展歷程可知,每一時代的繪畫美學思想都是當時的繪畫藝術特征和藝術水平在理論上的反映,帶有濃郁的時代氣息。要將歷史上所有畫論作品逐一梳理,既耗時、繁瑣又不利于讀者有重點地進行閱讀。
彭興林編著的《中國經(jīng)典繪畫美學》以年代為序,擷取具有代表性的18位思想家的繪畫美學理論,概括其主要的思想命題,并加以解析、評介,以使讀者對中國繪畫美學理論的歷史發(fā)展能有一個大綱式的了解,并以此為起點,去關注更多的繪畫美學作品和我國的傳統(tǒng)繪畫藝術。
彭興林,筆名杏林,1949年出生于山東省昌樂縣麻家河村一大戶人家。1985年畢業(yè)于山東大學。先后在西苑出版社、文物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歐亞藝術研究所等單位任職。性嗜古,擅書畫。出版有《中國法帖史》《中國歷代名碑釋要》《中國碑帖精粹》《禪宗書法》《中國古典山水大系》《中國古城名勝圖志》《草書經(jīng)典》《唐四家》《宋四家》《行書經(jīng)典》《明四家》等多部著作。
顧愷之 傳神寫照與遷想妙得
宗炳 澄懷味象與暢神說
王微 畫與《易》象同體與擬太虛之體
謝赫 圖繪六法
姚最 立萬象于胸懷與心師造化
王維 水墨最上與意在筆先
朱景玄 畫者圣也與四品說
張彥遠 書畫同體與妙悟自然
荊浩 六要與二病
黃休復 逸格最難
郭熙 林泉之志與林泉之心
蘇軾 文人畫與詩畫一律
徐渭 不求形似求生韻
王世貞 形模與氣韻
董其昌 文人畫與南北宗論
石濤 一畫論與自有我在
鄭板橋 無古無今之畫與胸無成竹
華琳 畫中之白與推遠之法
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