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學研究》一書,從國外*研究的歷史和邏輯出發(fā),對國外*研究領域的進展做了全景式描繪,對國外學者的理論與方法進行了批判性的解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為支撐,著力與國外學者就*研究的若干重要理論問題展開批判性對話。
本書具有以下顯著特色:一是重在從思想史的角度介紹評價國外*研究的發(fā)展進程;二是注重借助新的理論資源對國外*學的已有著作文本進行多維思考和深度解讀;三是著意于引導研究者開拓理論視野,尋找新的理論生長點,努力提出*研究領域可能存在的真問題,引發(fā)思考與爭論;四是注重在*研究領域加強學術研究的規(guī)范性,高度重視對國內外同一領域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研究、批評與借鑒,勇于對重要學術流派或重要學者的觀點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五是力求在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學術與政治的多重張力中,實現*思想肖像的當代重建。
尚慶飛,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國外毛澤東學研究等。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多項課題。在《中國社會科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研究》《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等報刊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與邏輯》,主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列寧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選讀》《思想的力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等著作多部,并有譯著《新社會主義》等。
緒論
一、研究國外毛澤東學的意義與價值
二、國外毛澤東學的學科定位問題
三、國外毛澤東研究的立場與出發(fā)點考察
四、國外毛澤東研究的階段劃分
五、國內關于國外毛澤東學作品的譯介和綜述性研究情況
第一章 最初起源:國外毛澤東研究的最初形態(tài)
第一節(jié) 國外毛澤東研究前史
第二節(jié) 國外毛澤東研究的源起
第三節(jié) 國外毛澤東研究第一次論戰(zhàn)的考察與反思
第二章 不斷發(fā)展:毛澤東思想肖像的深度勾畫
第一節(jié) 國外毛澤東研究第二次論戰(zhàn)的考察與反思
第二節(jié) 國外毛澤東研究第三次論戰(zhàn)的考察與反思
第三節(jié) 國外毛澤東研究第四次論戰(zhàn)的考察與反思
第三章 當代轉向:毛澤東及其思想的擴張式解讀
第一節(jié) 國外學者關于毛澤東《矛盾論》的復調式解讀
第二節(jié) 理解毛澤東:一種結構主義的嘗試
第三節(jié) 后現代視域中的毛主義
第四節(jié) 蒲樂安關于毛澤東婦女觀的當代解讀
第四章 發(fā)達國家的毛澤東研究及毛主義運動
第一節(jié) 美國、英國和加拿大
第二節(jié) 法國、德國和澳大利亞
第三節(jié) 日本與韓國
第五章 發(fā)展中國家的毛澤東研究及毛主義運動
第一節(jié) 拉美與非洲國家
第二節(jié) 印度
第三節(jié) 尼泊爾
第四節(jié) 蘇聯、東歐
第六章 國外學者論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
第一節(jié) 毛主義與經典馬克思主義
第二節(jié) 毛主義與列寧、斯大林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第三節(jié) 毛主義與鄧小平時代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第七章 國外學者論毛澤東與中國傳統文化
第一節(jié) 內容說與形式說
第二節(jié) 國外學者論毛澤東與儒家思想
第三節(jié) 國外學者論毛澤東與道家思想
第四節(jié) 國外學者論毛澤東與中國傳統文化關系的歷史變遷
第八章 國外學者論毛澤東與西方社會思潮
第一節(jié) 國外學者論毛澤東與實用主義、自由主義和進化論
第二節(jié) 國外學者論毛澤東與民粹主義、無政府主義
第三節(jié) 國外學者論毛澤東與盧梭、薩特和韋伯
第四節(jié) 國外學者論毛澤東與西方馬克思主義
第九章 國外毛澤東研究領域的文本、方法和范式
第一節(jié) 文獻學視域中的毛澤東研究
第二節(jié) 歷史與結構:國外毛澤東研究的方法論探討
第三節(jié) 國外學者視域中的毛主義:文本閱讀與模式轉換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