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性的核心問題是個人與共同世界的隔閡,而公民身份是一種維持參與公共事務(wù)親密關(guān)系的紐帶。《公民身份認同研究》力主一種自主自律、本分節(jié)制而又勇于承擔義務(wù)的公民品德,強調(diào)我們認同的形成與存在始終是對話性的。論述圍繞主體間的交互性和制度上的對話性展開,從政府的責任倫理訴求,公民參與與自治的尺度,公民教育體系的建構(gòu),到全球化場域下公民身份認同與多維范疇間的較力與立場選擇,邏輯推演出公民德性中“義務(wù)”與“責任”的重要性。
張翠梅,女,1974年2月出生,哈爾濱人。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法學理論專業(yè)博士,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法學理論專業(yè)和社會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導師。2005年~2006年,赴新西蘭奧克蘭大學法學院訪學一年,2009年~2012年,黑龍江大學哲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近五年里,出版專著1部,題為《論羅伯特·諾齊克之資格正義理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獲“黑龍江省第十五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專著類三等獎”和“2011年度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在《法律科學》、《理論探討》、《學術(shù)論壇》等CSSCI檢索期刊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6篇;承擔省部級課題3項,包括國家博士后基金面上資助(20l0047111 9)、司法部青年項目(09SFB3001)、教育部“紀念建黨九十周年”專項課題資助(10JDJNJD081);承擔廳局級課題2項。
緒論
第一章 對公民身份的脈絡(luò)梳理與性質(zhì)認定
一、公民身份的脈絡(luò)梳理
二、公民身份的概念解析
三、公民身份的性質(zhì)認定
第二章 認同何種公民身份
一、何謂認同
二、認同何種公民身份——公民美德的解讀
三、公民文化的塑造——生活世界中的禮儀
第三章 如何認同(一)——政府責任倫理訴求
一、為什么首先要談?wù)沃贫?br>二、政府的功能與姿態(tài)
三、治理模式選擇
第四章 如何認同(二)——公民參與與自治
一、公民參與是必需的嗎?
二、公民參與的總體分析
三、公民參與的場域分析
四、公民參與的角色分析
五、私域與自治
第五章 如何認同(三)——公民教育
一、為什么開宗明義是價值多元主義
二、核心價值體系建設(shè)
三、公民教育綱領(lǐng)
第六章 全球化場域下的公民身份認同
一、民族國家與公民身份認同
二、文化多元主義與公民身份認同
三、權(quán)利話語與公民身份認同
四、現(xiàn)代性與公民身份認同
五、轉(zhuǎn)型中國的地方性生活圖景
第七章 紛爭與立場
一、自由主義,社群主義還是共和主義
二、解構(gòu),重構(gòu)抑或超越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