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張明結合多年歷史影像研究和收集所撰寫的一本關于歷史影像及其背后歷史的綜合普及圖書。該書按照國外攝影師來華或主要在華時間的編年順序,以類似辭典的形式梳理了1844 年至1949 年百余年間近百位外國來華攝影師在中國的攝影行為:他們的身份、來華原因、在華經(jīng)歷和拍攝成果等。作為發(fā)生在中國的歷史的一部分,這些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專業(yè)或業(yè)余攝影師的經(jīng)歷、作品與思考構成了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應該說該書為我們提供了諸多近代中國歷史的圖像佐證,是中國近代歷史學習的重要輔助圖書。
這是一部用西方人相機記載下來的中國近代社會變遷的真實圖像,一部足以讓我們重新認識中國近代社會發(fā)展與變化的好書。
張明: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自1986 年至今一直從事歷史照片的整理、征集、鑒定、研究等工作,特別是2004 年獨立承擔中國國家博物館歷史照片的征集工作以后,根據(jù)館藏缺項和瀕危項目開展工作,使其負責征集的歷史照片充實了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圖片收藏,豐富了影像藏品的內(nèi)容,填補了多項館藏空白。她曾多次發(fā)表論文并出版了研究攝影歷史方面的專著,包括《孫中山、李大釗并肩步出國民黨“一大”會場照片質(zhì)疑》《歷史照片的管理研究》《方大曾攝影遺作考述》《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影像紀錄》《窺探中國的亞細亞寫真》等論文及專著《外國人拍攝的中國影像—1844—1949》。近年來,她還主持編纂了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系列叢書《沙飛攝影集》《晉察冀抗戰(zhàn)攝影集》等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