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7世紀,東羅馬帝國與波斯薩珊王朝為爭奪東西方商路和小亞細亞霸權展開征戰(zhàn),史稱拜占庭-波斯戰(zhàn)爭。波斯封鎖了所有貿易線路,拜占庭人不得不從源頭下手破解絲綢生產的秘密。
陶魯斯和奧林匹奧多魯斯受拜占庭皇帝之命,成功潛入中國,將蠶繭藏進手杖,旋即帶著價值連城的贓物踏上萬里歸途絲路。前路困難重重,追兵、強盜、沙塵暴……然而,*讓他們擔心的卻是時間。手杖里的蠶一旦破繭,一切努力便前功盡棄。歸根結底,他們要與時間賽跑……
根據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記載的真實事件改編。
在長達400年的拜占庭-波斯戰(zhàn)爭中,幾顆小小的蠶繭,何以成為帝國制勝的關鍵?
1.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歷史小說,作者為考古學家、自由記者,內容參考了大量史料,故事情節(jié)和細節(jié)經得起考究和推敲,行文流暢有魅力;
2.故事以絲綢之路為大背景,以絲綢為貫穿全書的線索,雖出自德國作家之手,但極具中國風情;
3.硬殼精裝,采用質感十足的橫川和紙,粗獷而有韻味的設計與古老滄桑的絲路相映成趣。內文采用輕型紙,與絲綢的主題相呼應。
迪爾克·胡澤曼,1965年生,德國科學記者、考古學家。大學攻讀史前史、古代史、考古學與民族學,以自由作家、自由記者為職多年,為多家雜志撰文,出版過多本歷史專書,其著作主要以羅馬時代為題,同時也撰寫過有關尼安德塔人與古希臘羅馬時期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專書。2015年,迪爾克·胡澤曼發(fā)表了廣受好評的歷史小說《獻給查理曼大帝一頭大象》,此書已被翻譯成五種語言。2016年,作者發(fā)表了第二本歷史小說《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