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語言學相關(guān)理論和方法的概述,真實案例的剖析,引導學生掌握漢語研究領域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漢語現(xiàn)象的能力。主要論及的內(nèi)容包括漢語研究方法意識與學術(shù)探究、歷史比較語言學方法與漢語研究案例、語料庫語言學與漢語研究案例、語言學研究方法展望等。
本書以案例方式引入語言學理論與方法,包括歷史語言學、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學、生成語言學、認知語言學、篇章語言學、互動語言學、對比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語言類型學等,重點討論其在漢語研究中的運用,并強調(diào)語料分析、調(diào)查分析等實證方法的運用,以期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國內(nèi)外語言學理論,更深入地學習不同語言學理論的研究范式,更有意識地運用語言學理論與方法開展?jié)h語研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分析能力與學術(shù)探究能力。通過專題式講授與案例分析,激發(fā)學生對漢語研究的興趣,調(diào)動積極性,加強課堂討論匯報,初步鍛煉與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科研能力。
一個方面是關(guān)于教材的本身。整部教材的定位不在知識性而在學術(shù)探究的過程,不是論證語言學有哪些方法而這些方法的學術(shù)價值又如何,而是針對一個初學者如何通過這些方法去發(fā)展在學科領域內(nèi)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至于從整體上提升自己的問題意識和研究水平即使他將來沒有從事語言學研究方面的工作,也能從中得益而將所獲遷移到其他研究領域或?qū)嵺`領域中去。著眼于能力這一總體思路貫穿教材始終,可以看出編寫者對此是煞費苦心的。首先就在于全書是在三個層面上認識語言學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一個是適應于所有領域的一般性研究方法(第一章第二節(jié)),第二是適應于語言學所有領域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再一個就是語言學各分支各流派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全書主要章節(jié))。雖然前兩個層面所占篇幅并不多,但有了它們,對初學者的能力就有了一種既能深入其中又能高屋建瓴的要求,指向的也就不僅僅是具體的語言研究能力,而是以之為基礎希望能擴展到人進行思維、分析和研究時所需要的整體素質(zhì)上。難能可貴的是即使在第一層面上談到一般性的科學方法時,也能扣住語言現(xiàn)象進行分析。從這一事實就可以看到,本教材的直接目的當然是發(fā)展初學者的語言研究能力,著眼的是各種語言現(xiàn)象的探究,但最終的目的卻是希望他們能通過這一過程使自己整體的思維能力和研究素養(yǎng)得到提升。反過來也只有在前兩個層面上的能力提高了視野開闊了,具體的語言研究才能左右逢源、棋高一著。
周紅,華東師范大學博士,F(xiàn)任上海財經(jīng)大學副教授,碩導。研究領域為現(xiàn)代漢語語法;漢語國際教育。教授課程有漢語研究方法論、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現(xiàn)代漢語概論、高級商務漢語、商務漢語寫作、商務漢語案例等。
第一章漢語研究方法意識與學術(shù)探究
一、 科學方法論與漢語研究
二、 科學方法意識與漢語研究
三、 漢語研究與學術(shù)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思考題
進一步閱讀
第二章以方法為主導的漢語研究歷程
一、 漢語研究概述
二、 具體科學方法與漢語研究歷程
思考題
進一步閱讀
第三章歷史語言學方法與漢語研究
一、 理論介紹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題
進一步閱讀
第四章結(jié)構(gòu)語言學方法與漢語研究
一、 理論介紹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題
進一步閱讀
第五章生成語言學方法與漢語研究
一、 理論介紹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題
進一步閱讀
第六章認知語言學方法與漢語研究
一、 理論介紹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題
進一步閱讀
第七章篇章語言學方法與漢語研究
一、 理論介紹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題
進一步閱讀
第八章互動語言學方法與漢語研究
一、 理論介紹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題
進一步閱讀
第九章對比語言學方法與漢語研究
一、 理論介紹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題
進一步閱讀
第十章社會語言學方法與漢語研究
一、 理論介紹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題
進一步閱讀
第十一章語言類型學方法與漢語研究
一、 理論介紹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題
進一步閱讀
第十二章語料庫語言學方法與漢語研究
一、 理論介紹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題
進一步閱讀
第十三章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漢語研究展望
一、 社會文化視野下的語言學與漢語研究
二、 自然科學驅(qū)動下的語言學與漢語研究
三、 當代語言學發(fā)展趨向
思考題
進一步閱讀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