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找不到寫作靈感的斯蒂德和小狗星期三準備出去走走。他們穿過院子,院子里有一棵經(jīng)歷暴風雨后開得正燦爛的向日葵;他們走在河邊的木棧道上,發(fā)現(xiàn)烏龜弗蘭克靜靜地趴在一小截木頭上曬太陽……他們走到朋友芭芭拉家,談論著捕魚、戰(zhàn)爭、猛犸象等等,星期三在一旁歡快地追逐松鼠。
待斯蒂德和星期三回家時,他們看見和談論過的那些事物,像一群友好的幽靈,跟隨他們一起,咔嗒咔嗒地行走到紙頁中。
★美國《出版者周刊》2016年度*圖書
本書是美國凱獎作家斯蒂德的新作,隨筆格式的文字看似慵懶,其實富含節(jié)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拓印的圖畫與真實的照片交替出現(xiàn),展示出作者一邊散步一邊從生活環(huán)境中尋找靈感并在腦海中構(gòu)思故事的過程。
孩子喜歡聽故事,故事從何而來?除了聽別人寫的故事,是否自己也可以寫個故事?斯蒂德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告訴我們故事無處不在。只要愿意去觀察、去尋找發(fā)現(xiàn)、去思考……再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創(chuàng)作故事。
菲利普斯蒂德,美國著名的童書作家,憑借與畫家妻子埃琳斯蒂德合作的《阿莫的生病日》榮獲2011年凱迪克金獎。菲利普除了和畫家合作繪本,也自寫自畫。他的作品包括《大熊有個故事要說》《你好,我叫魯比》《特別快遞》《男孩和熱氣球》《雪中的猛犸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