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出版少數民族語言會話讀本,是對我國少數民族語言尤其是瀕危語言的保護和傳承,是對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對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乃至人類文化意義非凡。本書從少數民族語言角度向世界展示了我國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字以及風俗習慣,每天一句,每本366句。這是每個少數民族對外宣傳的“名片”,有利于我國文化及我國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去”。
前 言
景頗族是跨境民族之一,在我國主要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怒江、西雙版納、普洱、臨滄等州市也有分布,人口約有14.2萬人。境外主要聚居于緬甸,泰國、印度也有分布。景頗族在緬甸和泰國被稱為克欽族。在緬甸,景頗族主要分布在克欽邦和撣邦,人口約有100萬人;在泰國,景頗族主要居住在清邁府,人數較少,據1995年統(tǒng)計約有400人;在印度,景頗族被稱為新福族,主要居住在阿薩姆邦和阿魯納恰爾邦,有數千人。
景頗族有景頗、載瓦、浪速、勒期、波拉五個支系,各支系都有自己的語言。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載瓦語屬漢藏語系藏緬族緬語支。景頗文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于19世紀末在緬甸創(chuàng)制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并一直在景頗族中使用。20世紀50年代國家組織民族語專家對景頗語和景頗文做了全面、深入調查研究,進一步確認了景頗文的科學性,并稍作改進后加以推廣使用,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出版了大量的景頗語圖書、報紙和雜志。1955年用拉丁字母創(chuàng)制了載瓦文,1956年開始在載瓦支系中試行。
景頗族婦女的盛裝:頭裹自織羊毛紅底花苞頭(老年人裹黑包頭),著飾有銀泡的黑色短上衣,自織羊毛花統(tǒng)裙,戴黑紅色藤篾腰箍和腿箍,小腿裹自織羊毛護腿,常佩戴各種金銀飾物和瑪瑙項鏈。平時生活中她們穿具有景頗族傳統(tǒng)圖案的短上衣和筒裙。景頗族婦女的服裝色彩對比強烈、鮮艷,圖案豐富,富有文化內涵。男子則裹花格子包頭或黑色包頭(個別地方裹白包頭),著黑色衣褲或白衣黑褲,出門佩戴長刀和挎包。
景頗族以大米為主食,喜食糯米,舂菜是景頗族的特色佳肴,品種豐富且可口,飲料主要有用大米、小米、高粱、紅米或小麥、玉米自制的水酒和燒酒,以及咖啡。景頗族人熱情好客,并以酒待之。
據歷史傳說和漢文史籍記載,景頗族的來源與青藏高原古代氐羌人有關。唐代的“尋傳蠻”即包括景頗族先民在內。元、明時期景頗族被稱為“峨昌”“遮些”等,新中國成立后,經民族識別,確認為景頗族。
景頗族在新中國成立前實行山官制度,這種制度是在氏族酋長制瓦解過程中逐漸演變形成的!吧焦佟毕诞數貪h族所用的稱呼,景頗語稱“杜”“杜瓦”。山官有大、中、小三類,他們都有各自的轄區(qū)。在轄區(qū)內,社會成員一般分為官種、 百姓、奴隸三個等級,等級森嚴,互不通婚。山官必須出身于官種血統(tǒng),是轄區(qū)的最高政治首領,是習慣法的體現者和執(zhí)行者,戰(zhàn)時是軍事領袖。山官享有各種特權:百姓殺牛祭鬼或獵獲野獸時,需送給山官一條后腿,稱作官腿;百姓每戶每年需為山官無償出工數天,稱作官工;百姓種水田,需送交山官一部分谷物,稱作官谷;逢年過節(jié)、結婚、辦喪事、收獲谷物或調解糾紛時,百姓需向山官送牛等禮物,稱作官禮。山官的職位按幼子繼承權的原則世襲。大山官一般都有家庭奴隸。山官下有寨頭,寨頭即村寨中各大家族的代表,一般由山官委派。山官轄區(qū)之上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更高的政治組織,山官之間也無直接統(tǒng)轄關系,但大山官對中、小山官在某些重大問題決策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山官在初期起到農村公社首領的作用,以后則帶有某些奴隸主、封建領主的性質。新中國成立后,在實現民族區(qū)域自治和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過程中,山官制徹底消亡。
景頗族崇信萬物有靈,認為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有靈魂,這些靈魂都能對人起作用,給人以禍福。供奉的鬼神主要分為三類:天神、地神、家神(祖先神)。天神有木代神(是孿生神,分陰陽,陽神駐守天庭,陰神鎮(zhèn)守大地,只有供奉“拾氐”神的山官家有資格供奉)、太陽神、雷神、風神、閃電神等;地神有水神、土地神等;家神是一個家族中有影響的長者過世后被后代供奉的神,有的山官家的家神為“拾氐”神,專門設有“木代”神屋,供奉“木代”神。另外,景頗族社會中還有很多名目繁多的小鬼神,如兇神惡鬼、阿皮鬼、植物守護神等。凡遇插秧、收割、婚喪、械斗等均請懂薩(巫師)宰牲祭鬼神,最大的祭典是“目瑙”,就是祭祀“木代”神的活動,“木代”是景頗族最大的神祇,由景頗族最高級別的大懂薩“齋瓦”主持,他將駐守天庭和大地的孿生神“木代”都“請來”,人們通過殺大量的牛、跳“目瑙”舞進行祭祀。自從基督教傳入景頗族社會后,很多景頗族人也開始信奉基督教。
新中國成立后,景頗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60多年的開發(fā)建設,各項事業(yè)取得了輝煌成就。1953年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成立,景頗族代表參加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景頗族干部走上了領導崗位。在國家的大力扶持、培養(yǎng)下,景頗族有了一大批大學生,其中有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有了一批高級知識分子、企業(yè)家;還有一批專業(yè)技術人才。由于廣大景頗族農民文化素質不斷提高,生產進一步發(fā)展,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糧食有了較大增產。公路已將山區(qū)和壩區(qū)連成一片,基本達到村村通公路,村寨里電視、冰箱等家用電器正在走向普及。改革開放后,景頗族不斷發(fā)展,逐漸走向繁榮興旺。
凡 例
一、景頗語會話資料盡量選取與人們現代生活聯系較為密切的366個短句。選擇這些短句,主要是為了人們的易學、易記、易掌握、易使用。說是短句,但用景頗語講出來就變得長一些。
二、會話中用景頗語表達比較困難或譯說相當麻煩,或者由此使句子拉得很長的個別內容,直接用景頗語中習慣用語形式撰寫。
三、有的句子,用景頗語原原本本地譯說,確實有些難度。為此,對于類似的個別句子,主要依據景頗語習慣用法進行表述或譯寫。
四、本書中的景頗語會話用語,主要使用景頗族景頗支系的恩昆方言,并吸收了石丹方言的某些成分。
五、本書的會話是用景頗文書寫的,為了方便不懂景頗語的讀者也能大體讀出來,在此附上景頗語與國際音標的對照表。景頗語中聲調的區(qū)別在文字上沒有標示。
六、基礎詞匯選定的300個單詞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最為密切,并有一定代表性的成分。其中,名詞最多,其次是動詞、代詞、形容詞、數詞,而副詞、連詞只是象征性地擇取了一兩個實例。不過,基礎詞匯盡量照顧到了使用率較高的詞條。
七、基礎詞匯部分選入的詞匯,按照名詞、代詞、形容詞、動詞、數詞、副詞、連詞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
八、基礎詞匯表中,雖然盡量照顧到了366句會話資料里出現的諸多詞條,但借詞、復合詞以及使用率較低的詞等未納入列表。
朝克,男,1957年9月29日生,鄂溫克族,少數民族語言學家,中共黨員,F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語言片黨支部書記兼北方語言研究室主任、所職稱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局長、研究員。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就讀于中央民族大學,獲學士學位;1982年1月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從事民族語言研究工作;1987年3月至1988年3月在北京大學東語系給碩士研究生教滿蒙比較語言學課程;1989年3月至1991年3月在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朝語系讀了語言學博士課程;2004年7月在日本獲得語言文化學博士學位;1992年8月晉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1997年8月晉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掌握漢語、蒙古語、滿語、錫伯語、鄂溫克語、鄂倫春語、赫哲語、達斡爾語、日語等多種語言;還學過英語、俄語、朝鮮語、日本阿伊努語等。研究方向:滿通古斯語言文化研究。
岳靈玉,又名瑪雱,云南民族出版社編審。曾編輯出版《景頗族文化大觀》《景頗族文化史》《景頗族山官續(xù)集》等圖書,其中,《景頗族文化大觀》獲第十二屆中國圖書獎。出版?zhèn)人論文集《探索與耕耘》,翻譯出版《民族團結一家親》等作品,發(fā)表論文多篇。
前 言
凡 例
景頗語語音系統(tǒng)
景頗語366句會話句
。ㄒ唬㏒hakram
(問候/Greetings/Приветствие/挨拶)
。ǘ㎞ta dinghku a lam
(家庭情況/Family/Семья/家庭)
。ㄈ㎝alu masha
(餐飲/Food and Drink/Поставка/飲食)
。ㄋ模㎎ong
(學校/School/Школа/學校)
。ㄎ澹㎝u magam
(工作/Work/Работа/仕事)
(六)Ahkying aten, hkom sa lam
(時間、交通/Time and Transportation/Время、Коммуникация/時間、交通)
。ㄆ撸㎜amu marang
(天氣/Weather/Погода/天気)
(八)Chyenan gayat
(打電話/Phone Call/Позвонить/電話をかける)
。ň牛㏑a sharong lam
(興趣/Hobbies/Вкус/趣味)
。ㄊ㎞umwon numla,nta dinghku lam
(婚姻、家庭/Marriage & Family/Брак и Семья/結婚、家庭)
。ㄊ唬㏕si rung
(醫(yī)院/Hospital/Больница/病院)
。ㄊ㏑ai mari
(購物/Shopping/Покупка/買い物)
。ㄊ㎞bung li gut
(機場/At the Airport/Аэропорт/空港)
。ㄊ模㎝anam jarop
(賓館/Hotel/Гостиница/ホテル)
(十五)Bu hkom
(旅游/Travel/Туризм/旅行)
景頗語基礎詞匯300例
景頗族節(jié)日
后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