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近代中國征信業(yè)為研究對象,近代中國出現了三種類型的征信機構銀行調查部、中國征信所和聯合征信所,分別由單家銀行設立、銀行聯合設立和政府設立,近代中國的三種征信機構雖然本質相同,但是它們設立的部門不同,運作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書把三種機構放到平等的位置,研究這三種征信機構之間的關系、差別以及產生差別的原因。本書還從會計、法律等外部環(huán)境出發(fā)介紹近代三種征信機構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分別探討了它們的產生原因、服務對象、服務內容,以及它們是如何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保證信息準確性的。本書還將近代中國與同時期美國的征信業(yè)進行比較,進而得出中國近代征信業(yè)發(fā)展的經驗和教訓,*后提出了對當代征信業(yè)發(fā)展的啟示。
國務院2014年6月14日發(fā)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guī)劃綱要(2014-2020)》,其中重要一項就是加快征信系統(tǒng)建設。如何建設征信體系是擺在政府面前的問題,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1家公共征信機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和150家其他征信機構共存的局面。未來征信的重擔應該落在誰的肩上呢?是由政府主導的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承擔?還是市場主導的私營征信機構承擔?亦或是二者共同承擔?那么任務如何分配呢?本文希望對近代征信業(yè)進行研究,從中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參考和借鑒。
孫文娜,女,河北衡水人,現為河北金融學院教師,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征信和信用。先后在《上海經濟研究》《經濟學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等期刊發(fā)表多篇學術論文。
胡繼成,男,吉林四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風險、數理金融和科技金融?蒲谐晒@得省級科研獎勵2項,市廳級獎勵3項,參與完成學術著作三部,參編高校教材兩部,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和河北省的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和學術項目獲獎20余項。
導 論
1
第一章 中國近代征信業(yè)產生的歷史背景
32
第一節(jié) 中國近代征信業(yè)產生的外部條件
37
第二節(jié) 中國近代商業(yè)對征信的內在需求
61
第三節(jié) 中國近代銀行對征信的內在需求
64
第二章 銀行調查部的成立及運作
79
第一節(jié) 銀行調查部的成立
79
第二節(jié) 銀行調查部的調查內容
83
第三節(jié) 銀行調查部的調查途徑
95
第四節(jié) 銀行調查部的組織機構
100
第三章 中國征信所的成立及運作
111
第一節(jié) 中國征信所的成立
111
第二節(jié) 中國征信所的服務對象
120
第三節(jié) 中國征信所的業(yè)務
133
第四節(jié) 中國征信所的調查途徑
140
第五節(jié) 中國征信所的行業(yè)合作性質
153
第六節(jié) 銀行調查部與中國征信所之間的關系
157
第四章 聯合征信所的成立及運作
169
第一節(jié) 聯合征信所的成立
170
第二節(jié) 聯合征信所的服務對象
175
第三節(jié) 聯合征信所的調查途徑
203
第四節(jié) 聯合征信所的公共征信機構屬性
210
第五節(jié) 聯合征信所的組織形式
216
第六節(jié) 聯合征信所與中國征信所的比較
218
第五章 中美兩國征信業(yè)比較
228
第一節(jié) 中美兩國征信業(yè)規(guī)模比較
228
第二節(jié) 中美兩國征信業(yè)業(yè)務比較
238
第六章 中國近代征信業(yè)的作用
255
第一節(jié) 近代征信機構的共同作用
256
第二節(jié) 近代征信機構各自的獨特作用
266
第七章 對近代征信業(yè)的認識及啟示
270
第一節(jié) 征信業(yè)演變與銀行業(yè)務之間的關系
270
第二節(jié) 對中國近代征信業(yè)的評價
275
第三節(jié) 對當代征信業(yè)的啟示
280
附 錄
285
參考文獻 306
后 記
324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