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結構及砌體結構(下冊)》是“房屋建筑”專業(yè)?葡盗薪滩闹唬滩膬热莅础痘炷两Y構設計規(guī)范》編寫。全書共十三章,分上、下兩冊,下冊四章內容包括梁板結構;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多層房屋框架結構;砌體結構。每章配有詳細的設計實例,末尾有小結、思考題和習題。
《混凝土結構及砌體結構(下冊)》供“房屋建筑”專業(yè)專科作教材,也可供土建類非“房屋建筑”專業(yè)本科作教材,還可供土建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混凝土結構及砌體結構(下冊)》是高等學校房屋建筑專業(yè)系列教材之一。
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板按照上述彈性計算的內力包絡圖選擇截面及配筋是可以保證結構安全的。它的出發(fā)點是認為當結構的任一截面上內力達到承載能力時便導致整個結構的破壞。這對于靜定結構或脆性材料的結構是正確的。但鋼筋混凝土并非彈性勻質材料,而是彈塑性非勻質材料。對具有塑性性能的超靜定結構,在某一截面達到承載能力時并不能使結構破壞,結構還有強度儲備。
鋼筋混凝構件的截面強度計算是按極限平衡理論進行的,在截面極限承載能力的計算中充分考慮了鋼筋和混凝土的塑性性質,采用了塑性計算理論。如果連續(xù)梁、板在結構內力計算中不考慮塑性變形,而按彈性理論計算,即視構件為勻質彈性體,則將造成內力計算采用彈性理論,截面強度計算采用塑性理論,二者不統(tǒng)一。我們知道,在超靜定結構中,結構的內力與結構各部分剛度大小有直接關系。當結構中某截面發(fā)生塑性變形后,剛度降低,結構上的內力分布將發(fā)生變化,按彈性方法計算得出內力已不能正確反映結構的實際內力分布。因此在樓蓋結構設計中考慮材料的塑性性質來分析結構內力將更加合理,更符合梁板結構的實際工作狀態(tài),考慮材料塑性性質可充分發(fā)揮結構的承載力,因而也會帶來的經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