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講述廣義相對論的原理和應用。全書分為五個部分:第一篇緒論,扼要介紹廣義相對論的三個來源——非歐幾何、牛頓引力理論和相對論性原理的歷史,并簡明地總結了作為廣義相對論基礎的狹義相對論的內容。第二、三篇系統(tǒng)講述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原理;在應用方面,除了三大經(jīng)典驗證外,還包括后牛頓天體力學、雷達回波延遲、軌道陀螺的進動、引力波、天體的平衡和坍縮(中子星、黑洞)等近年來發(fā)展的新課題。第四篇介紹為進一步掌握廣義相對論近代文獻所需的物理和數(shù)學知識,包括最小作用原理和最大對稱空間。第五篇系統(tǒng)介紹觀測宇宙學,特別是河外天體譜線紅移、計數(shù)、微波背景輻射、氦豐度等。最后介紹了宇宙學的新進展,作者較著重于當前學界公認的“大爆炸”模型,也介紹了穩(wěn)恒態(tài)模型及引力常量可變的模型。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歷史介紹
1.1 非歐幾何的歷史
1.2 引力理論的歷史
1.3 相對性原理的歷史
專題書目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狹義相對論
2.1 Lorentz變換
2.2 時間膨脹
2.3 粒子動力學
2.4 能量和動量
2.5 矢量和張量
2.6 電流與密度
2.7 電動力學
2.8 能量-動量張量
2.9 自旋
2.10 相對論流體動力學
2.11 相對論的非理想流體
2.12 Lorentz群的表示
2.13 時序和反粒子
專題書目
參考文獻
第二篇 廣義相對論
第三章 等效原理
3.1 等效原理的表述
3.2 引力
3.3 guv的關系
3.4 Newton極限
3.5 時間膨脹
3.6 時間的符號
3.7 相對論和慣性的各向異性
專題書目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張量分析
4.1 廣義協(xié)變原理
4.2 矢量和張量
4.3 張量代數(shù)
4.4 張量密度
4.5 仿射聯(lián)絡的變換
4.6 協(xié)變微分
4.7 梯度,旋度和散度
4.8 正交坐標系中的矢量分析
4.9 沿-曲線的協(xié)變微分
4.10 電磁類比
4.11 p-形式和外導數(shù)t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引力效應
5.1 質點力學
……
第三篇 廣義相對論的應用
第四篇 形勢發(fā)展
第五篇 宇宙學
附錄 一些有用數(shù)據(jù)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