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一書是戰(zhàn)國后期儒家學派最重要的著作。有三百余篇。文章擅長說理,組織嚴密,分析透徹,常用排比句增強議論的氣勢,語言富贍警煉,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對原書的文字做了注解,除了把原書翻譯成白話文外,還加上了深入的解讀。集學術性、普及型和收藏性于一體。
勸學第一 一
修身第二 一四
不茍第三 二七
榮辱第四 四〇
非相第五 五七
非十二子第六 七三
仲尼第七 八七
儒效第八 九七
王制第九 一二九
富國第十 一六二
王霸第十一 一九三
君道第十二 二二八
臣道第十三 二五二
致士第十四 二六四
議兵第十五 二七一
強國第十六 三〇〇
天論第十七 三一八
正論第十八 三三二
禮論第十九 三六三
樂論第二十 三九九
解蔽第二十一 四一三
正名第二十二 四三七
性惡第二十三 四六〇
君子第二十四 四七九
成相第二十五 四八五
賦第二十六 五〇二
大略第二十七 五一三
宥坐第二十八 五五六
子道第二十九 五六八
法行第三十 五七六
哀公第三十一 五八一
堯問第三十二 五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