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的教訓:匯率與貨幣系列評論》匯集了周其仁教授2010—2011年在《經濟觀察報》“其仁其文”專欄發(fā)表的51篇匯率與貨幣系列評論,以及作者以往在其他媒體發(fā)表的數(shù)篇相關評論。作者直面這一年多來貨幣市場和匯率政策的風云變幻,以其精辟的見解和堅銳的筆鋒為讀者撥開云霧!皡R率者,貨幣間的市場之價也!崩^“回望改革,面向未來”的《中國做對了什么》之后,本書將教你在如何在新形勢下看懂中國的匯率與貨幣。
《貨幣的教訓:匯率與貨幣系列評論》匯集了周其仁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其仁其文”專欄發(fā)表的51篇匯率與貨幣系列評論,以及作者以往在其他媒體發(fā)表的數(shù)篇相關評論。作者直面近年來貨幣市場和匯率政策的風云變幻,以其精辟的見解和堅銳的筆鋒為讀者撥開云霧。“口水能定匯率嗎?”“貨幣是怎樣煉成的?”“什么是治理通脹之道?”“人民幣以何為錨?”……本書將引導讀者在新形勢下看懂中國的匯率與貨幣。海報:
前言
準備就匯率和貨幣問題寫一系列評論,是去年春節(jié)時的念頭。那時,在《經濟觀察報》開設的專欄已經停了好長一段時日,編輯正催我重新開工。寫專欄這回事,停下很容易,重開就難了。開了工再停下,好像也容易。思來想去,決定選“系列評論”,無非是要給自己增加一點開工復停的成本,好逼自己就范。
到北大任教以來,先后寫過三個系列評論。第一個是1998年開始參與電信市場開放競爭的討論,當時在《財經》雜志開的頭。胡舒立以“未完待續(xù)”之法,逼我在該刊連發(fā)三文,舉出了“三網合一、數(shù)網競爭”的標語。電信網絡向來是政府獨家壟斷的領地,主張數(shù)個電信網絡彼此展開市場競爭,要闡述的理由當然不少。于是,接著在《經濟學消息報》開始一篇接一篇講述意猶未盡的話題,中心題目還是電信基礎網絡為什么也可以開放?偣矊懥耸嗥由舷惹鞍l(fā)表過的,集成一本小書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書名就叫《數(shù)網競爭》。
過了幾年,故伎重演。這回系列評論的主題是“農民收入”。當時關予農民收入增長低迷有不少討論。自己出身杜潤生門下,怎么算也與農民問題脫不得干系。當然,離開農口數(shù)年,在美國大學圖書館里讀了幾年書,再轉到北京大學任教,不免就想選一個理論性的題目來舞槍弄棒。選用的是費雪的理論框架,把“收入”看做是得到法律界定和市場交易再界定的資產提供的服務。在此框架下,農民收入問題,要從農民擁有資產的權利界定狀況里去找尋原因和改善的辦法。
……
周其仁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院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早年在黑龍江下鄉(xiāng),其中在完達山狩獵七年半。
1978年從農村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畢業(yè)后工作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研究所和國務院農村發(fā)展研究中心發(fā)展研究所,在杜潤生先生指導下從事農村改革發(fā)展的調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國牛津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訪問學習。1991年秋進入UCLA,后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96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任教,并應邀為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和長江商學院開設課程。
作者的研究興趣包括:產權與合約,經濟制度變遷理論,壟斷、管制與管制改革。
第一部分 人民幣匯率之爭
口水能定匯率嗎?
形成人民幣匯率的市場特征
央行購匯的支付手段
央行負債的經濟性質
如此辛苦為哪般?
“匯率穩(wěn)定”與“幣值穩(wěn)定”的糾葛
守不住的固定匯率
固定匯率與浮動匯率之爭
當代龐統(tǒng)的連環(huán)策
這世界刮的是什么風?
人民幣不能以美元為錨
人民幣盯美元的由來
第二部分 貨幣是怎樣煉成的
被動超發(fā)貨幣的教訓
出口導向的國內平衡
貨幣老虎越養(yǎng)越大
貨幣無僥幸
政府投資與“貨幣創(chuàng)造”
銀根與“土根”的糾結
貨幣運動兩個圈
貨幣調控的中國特色
政府主導投資的經濟性質
貨幣是怎樣煉成的?
流動性創(chuàng)造流動性
“不差錢”有什么不妥嗎?
第三部分 治理通脹之道
通脹沒有那么多的類別
高價不抱無縫的蛋
貨幣穩(wěn)健不應該是短期政策目標
水多了加面
“貨幣深化”與改革的風風雨雨
轉讓權影響貨幣數(shù)量
加息的不同含義
央行與商業(yè)銀行的關系
黃金管得住超發(fā)貨幣的沖動嗎?
民間的金本位
從海外代購到境外直購
擴大進口抑制通脹
通貨膨脹與農民
伊拉克蜜棗與治理通脹
管價限購無助于治理通脹
財政穩(wěn)健是貨幣穩(wěn)健的條件
第四部分 貨幣制度重于貨幣政策
大刀闊斧改匯率
用什么把基礎貨幣換下來?
財政購匯的三條籌資通道
人民幣匯率問題的重心所在
在真金白銀的約束下利害計算
人民幣以何為錨?
美元之錨的歷史變化
以央行行長為錨的貨幣制度
人民幣當然要擇善而從
貨幣準則才是問題的根本
貨幣制度重于貨幣政策
第五部分 錄以備考
毫不含糊地反對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與價格管制:謹防一錯再錯——在ccer中國經濟觀察第12次報告會的發(fā)言
貨幣、制度成本與中國經濟增長
貨幣不能大松
還算“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嗎?
貨幣似蜜,最后還是水
保持人民幣幣值穩(wěn)定是第一要務——對話《第一財經》記者
以貨幣深化緩解通脹壓力——對話《金融周刊》記者
避免最糟糕的政策組合——與《中國改革》記者的對話
過去十年是開放政策收獲的十年——《21世紀經濟報道》十年專訪稿
固定匯率的好處寫起來車載斗量?墒遣粎捚錈┫蚬婈U釋固定匯率種種好處的袞袞諸公,卻要面對一個可能有點尷尬的問題:有那么多好處的固定匯率制度,為什么偏偏沒有守。糠叛廴,美元、歐元、日元以及幾乎所有貨幣之間的匯率,有哪個還是政府及其專家系統(tǒng)想固定就固定得了的?即便人民幣算是盯住了美元,但因為美元對其他貨幣匯率浮動,人民幣對其他貨幣又哪里固定得住呢?
是的,放眼全球,固定匯率制作為國際貨幣制度的一項安排,早就落花流水春去也。高舉固定匯率大旗的名家如蒙代爾先生,要在當代重建固定匯率制,立意極其高遠。不過,意義那么偉大,又擁有如此眾多好處的固定匯率體系,實際上是在歷史上建立起來之后又垮了--這件事情本身就有待解釋。否則,就算費了天大的牛勁真把固定匯率體系再次重新建立起來,怕還是難逃將來守不住的下場。廢了再建,建了再廢,何必瞎折騰呢?
固定匯率守不住的根本原因,是參與國際貿易來往的各國,守不住各自貨幣幣值的穩(wěn)定。更準確地說,是因為相關各國做不到同步維系幣值的穩(wěn)定。19世紀以英鎊為中心的金本位,二次大戰(zhàn)后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都是因為這個同樣的原因而撐不下去的。道理不復雜:互相交往的貨幣幣值變化有異,反映不同貨幣之間比價的匯率固定又從何談起?這點教訓,值得我們現(xiàn)在這個被稱為“亞洲時代”、“太平洋時代”,或者甚至什么“中美國經濟”認真借鑒。重點就是一句話:守不住幣值穩(wěn)定,休想守住匯率固定。
幣值不能穩(wěn)定的一個原因,在商品世界里頗為常見。這就是不同國家或地區(qū)之間,商品的生產率變動有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