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按照教育部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基礎教學數據庫基礎及其應用的基本要求,以Access2010關系數據庫為平臺,介紹了數據庫管理系統的相關理論知識及系統開發(fā)應用技術,包括Access關系數據庫的相關理論基礎知識、表、查詢、窗體、報表、宏和VBA程序設計等內容。全書涵蓋了教育部考試中心制訂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Access數據庫程序設計考試大綱》的基本內容。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前言
第1章 數據庫基礎知識 1
1.1 數據庫系統基本概念 1
1.1.1 信息、數據與數據處理 1
1.1.2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fā)展過程 2
1.1.3 數據庫系統 5
1.1.4 數據庫系統的體系結構 10
1.1.5 數據模型 12
1.2 關系數據庫 19
1.2.1 關系數據庫基礎知識 19
1.2.2 關系數據庫中表之間的關系 21
1.2.3 關系模型的完整性約束 22
1.2.4 關系代數 23
1.2.5 關系數據庫規(guī)范化 26
1.3 數據庫語言 28
1.4 數據庫設計 29
1.4.1 數據庫設計的目標 29
1.4.2 數據庫設計的特點 29
1.4.3 數據庫設計的方法 30
1.4.4 數據庫設計的步驟 30
第2章 Access2010基礎知識與操作 32
2.1 Access2010簡介 32
2.1.1 Access概述 32
2.1.2 Access特性與特點 33
2.2 Access2010基礎知識 33
2.2.1 啟動和關閉Access2010 33
2.2.2 Access2010的界面 34
2.2.3 Access2010功能區(qū) 41
2.2.4 Access2010數據庫六大對象 46
2.3 Access數據庫的基本操作 48
2.3.1 創(chuàng)建數據庫 48
2.3.2 數據庫的打開、關閉與保存 52
2.3.3 數據庫對象的操作 54
2.3.4 Access數據庫的格式 56
第3章 表 57
3.1 Access數據表的創(chuàng)建 57
3.1.1 在數據庫中創(chuàng)建表 57
3.1.2 在現有數據庫中創(chuàng)建新表 58
3.1.3 使用表模板創(chuàng)建數據表 60
3.1.4 使用字段模板創(chuàng)建數據表 62
3.1.5 通過導入并連接創(chuàng)建表 63
3.1.6 使用表設計視圖創(chuàng)建數據表 68
3.1.7 使用SharePoint列表創(chuàng)建表 70
3.2 數據表的設計 72
3.2.1 數據表相關概念 72
3.2.2 數據類型 73
3.2.3 字段屬性 76
3.2.4 創(chuàng)建查閱字段和多值字段 91
3.2.5 數據表的視圖方式 100
3.2.6 數據表結構的修改 102
3.2.7 主鍵的設置與刪除 103
3.3 設置表的關系 105
3.3.1 創(chuàng)建表關系 105
3.3.2 修改表關系 109
3.4 數據表的相關操作 112
3.4.1 打開、復制、重命名、刪除和關閉數據表 112
3.4.2 選擇、移動、插入、重命名和隱藏字段 115
3.4.3 添加、修改、選定和刪除記錄 118
3.4.4 數據的查找與替換 119
3.4.5 數據的排序與篩選 121
3.5 數據表格式的設置 132
3.5.1 設置表的列寬和行高 132
3.5.2 設置字體格式 132
3.5.3 隱藏和取消隱藏字段 134
3.5.4 凍結和取消凍結字段 135
3.6 數據表的匯總行 135
3.7 數據的導出 136
第4章 查詢 138
4.1 查詢概述 138
4.2 Access2010查詢類型 140
4.3 選擇查詢 141
4.3.1 使用向導創(chuàng)建選擇查詢 141
4.3.2 使用設計視圖創(chuàng)建選擇查詢 143
4.4 查詢條件及查詢選項設置 146
4.4.1 字段 146
4.4.2 排序 146
4.4.3 設置常量查詢條件 148
4.4.4 條件表達式 149
4.4.5 函數 152
4.4.6 運算符 155
4.4.7 匯總計算 157
4.4.8 創(chuàng)建一個計算字段 159
4.4.9 空值Null 163
4.5 參數查詢 163
4.6 交叉表查詢 166
4.6.1 使用交叉表查詢向導創(chuàng)建交叉表查詢 167
4.6.2 在設計視圖中創(chuàng)建交叉表查詢 170
4.7 操作查詢 173
4.7.1 生成表查詢 174
4.7.2 追加查詢 176
4.7.3 更新查詢 178
4.7.4 刪除查詢 181
4.8 SQL語句 183
4.8.1 SQL簡介 183
4.8.2 AccessSQL 184
4.8.3 數據定義語句 185
4.8.4 數據操縱語句 189
4.8.5 數據查詢語句 190
第5章 窗體 194
5.1 窗體概述 194
5.1.1 窗體的功能 194
5.1.2 窗體的類型 195
5.1.3 窗體的視圖 197
5.2 創(chuàng)建窗體 198
5.2.1 自動創(chuàng)建窗體 199
5.2.2 使用“窗體向導”創(chuàng)建窗體 199
5.2.3 創(chuàng)建數據透視表窗體 201
5.2.4 創(chuàng)建數據透視圖窗體 203
5.3 使用設計視圖創(chuàng)建窗體 205
5.3.1 窗體的設計視圖 205
5.3.2 “窗體設計工具”選項卡 206
5.3.3 窗體的屬性和外觀 207
5.3.4 添加窗體數據源 210
5.3.5 控件的使用 211
5.3.6 控件的布局 230
5.3.7 設置窗體頁眉和頁腳 231
5.3.8 窗體的數據處理 232
5.4 創(chuàng)建主/子窗體 235
5.4.1 使用“窗體向導”創(chuàng)建 235
5.4.2 使用“子窗體”控件創(chuàng)建 236
5.5 窗體設計實例 238
5.6 創(chuàng)建導航窗體 240
5.7 創(chuàng)建自啟動窗體 242
5.7.1 創(chuàng)建自啟動窗體 243
5.7.2 取消自啟動窗體 244
第6章 報表 245
6.1 報表概述 245
6.1.1 報表的類型 245
6.1.2 報表的組成 247
6.1.3 報表的視圖 248
6.2 創(chuàng)建報表 250
6.2.1 使用“報表”命令自動創(chuàng)建報表 250
6.2.2 創(chuàng)建“空報表” 251
6.2.3 使用“報表向導”創(chuàng)建報表 252
6.2.4 創(chuàng)建“標簽”報表 255
6.3 在設計視圖中創(chuàng)建報表 258
6.3.1 報表的設計 258
6.3.2 “報表設計工具”選項卡 259
6.3.3 創(chuàng)建簡單報表 260
6.3.4 創(chuàng)建圖表報表 266
6.3.5 記錄排序 368
6.3.6 記錄分組與計算 269
6.3.7 子報表 275
6.4 編輯報表 277
6.4.1 設置報表格式 277
6.4.2 添加背景、圖像和線條 278
6.4.3 插入日期和時間 279
6.4.4 插入頁碼 280
6.4.5 強制分頁符的設置 282
6.5 打印報表 284
6.5.1 報表頁面設置 284
6.5.2 打印預覽 286
6.5.3 打印報表 286
第7章 宏 288
7.1 宏概述 288
7.1.1 宏的定義 288
7.1.2 常用宏操作 289
7.2 宏的操作 291
7.2.1 宏設計工具 291
7.2.2 創(chuàng)建宏 292
7.2.3 嵌入宏 297
7.2.4 數據宏 299
7.3 宏的運行和調試 301
7.3.1 宏的運行 302
7.3.2 宏的調試 303
第8章 VBA程序設計 305
8.1 面向對象 305
8.1.1 基本概念 305
8.1.2 特點 306
8.1.3 優(yōu)點 306
8.2 模塊與VBA 307
8.2.1 模塊創(chuàng)建 308
8.2.2 模塊組成 309
8.3 VBA編程環(huán)境與編程方法 311
8.3.1 Visual Basic編輯器 311
8.3.2 VBA編程方法 316
8.4 VBA編程基礎 318
8.4.1 數據類型 319
8.4.2 常量與變量 320
8.4.3 運算符與表達式 323
8.4.4 常用內部函數 327
8.5 VBA程序語句 331
8.5.1 順序結構 332
8.5.2 選擇結構 338
8.5.3 循環(huán)結構 346
8.5.4 程序編寫規(guī)則 352
8.6 數組 353
8.6.1 基本概念 353
8.6.2 靜態(tài)數組 353
8.7 面向對象編程 355
8.7.1 對象屬性 357
8.7.2 對象變量 359
8.7.3 對象事件 361
8.8 數據庫編程 362
8.8.1 數據訪問對象 363
8.8.2 ActiveX數據對象 370
參考文獻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