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文學史專著,鄭振鐸著,一九三八年商務印書館初刊。全書分上下冊,共十四章,該書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對中國歷代歌謠、民歌、變文、雜劇詞、鼓子詞、諸宮調、散曲、寶卷、彈詞、子弟書等民間文學作了系統(tǒng)的梳理,是關于中國俗文學的非常完善的本子,尤其是許多參考書,是為平常所不易搜求的。作者率先旗幟鮮明地打出“俗文學”的旗號,為“俗文學”正名,對提高“俗文學”的文學地位,擴大“俗文學”的影響,在當時的學術界具有振聾發(fā)聵的作用。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影印本):
古有先秦諸子百家爭鳴,近有民國大師百花齊放,西學東漸東西交融,盡享思想學術文化盛宴。
《中國俗文學史》
給鄭振鐸帶來巨大學術聲譽的著作;
填補了許多中國文學史的所欠缺的篇頁;
一部關于中國民間文學史的資料性的重要著作;
中國俗文學研究史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奠基性的專著。
鄭振鐸(1898-1958),生于浙江溫州,原籍福建長樂。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訓詁家。著有《文學大綱》、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通俗文學史》、《中國文學研究》等。
上冊
第一章 何謂(俗文學)
第二章 古代的歌謠
第三章 漠代的俗文卑
第四章 六朝的民歌
第五章 唐代的民間歌賦
第六章 變文
下冊
第七章 宋金的雜覷詞
第八章 鼓子詞典諸宮寓
第九章 元代的散曲
第十章 明代的民歌
第十一章 □卷
第十二章 彈詞
第十三章 鼓詞典子弟害
第十四章 清代的民歌